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受市場行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基金發行和業績表現整體低迷,下半年投資該往何處去呢?
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上半年債基不錯,但并不是首選。下半年可以繼續關注醫藥板塊、人工智能、汽車制造、新能源以及消費板塊,“可以采用‘核心+衛星’的策略進行投資。”
賣不動的基金
最近一段時間,在某銀行工作的王娟有點郁悶,原本不用怎么上心的基金銷售,讓她很焦慮。
“任務多而且重,但銷售情況不是很好,壓力比較大。”王娟表示,“以前發個朋友圈,一天內銷售任務就能完成,現在連著5天發朋友圈,銷售額能完成一半就很不錯了。”
濟南一家商業銀行的客戶經理馮超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確實如此,最近一段時間基金銷售陷入低谷。”
“現在有基金出現了因為募集失敗而無法成立的情況。”馮超表示,“該基金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60億元,招募說明書明確,當3個月內募集金額少于2億元且認購人數少于200人的條件下,可以停止基金發售。最終,該基金沒能成立。”
Wind數據顯示,目前數只基金因故無法成立,同時還有多只基金被清盤。此外,近20只持有期混合型基金披露了延長募集期的公告,如景順長城融景瑞利一年持有混合的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5月31日延長至7月7日。
濟南一家資產管理公司高級資產規劃師楊一楠認為,目前持有期混合型基金相較于一般開放式混合基金,在代銷渠道的受歡迎程度較低。
“一般市場處于低迷時,新基金不好發,而此時往往是市場低點,新基金低點入市更容易做出長期超額收益。”楊一楠表示,“和炒股一個道理,當多數人都關注股市時,就該收手了;當多數人都不關注股市時,就該出手了。”
但楊一楠表示,投資者也應量力而行,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
醫藥板塊還有機會
“上周,客戶經理建議我把手里的基金全部贖回,換個賽道。”“基民”崔欣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客戶經理認為,我持有的基金收益不錯,達到55%左右,可以考慮贖回。正好我對投資收益也挺滿意,就聽從了客戶經理的建議。”
對于未來將申購哪只基金,崔欣表示,還要和客戶經理進行溝通,“雖然我比較看好醫藥板塊,但有些基金漲幅太高了,擔心被套。”
馮超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雖然醫藥板塊近期迎來一波反彈,但目前看,板塊整體仍處于較低位置,具備配置性價比,值得長線投資。“今年上半年,生物醫藥板塊頗受機構青睞,多只醫藥主題基金年內收益表現突出。不少醫藥板塊的基金今年收益率都在10%以上,高的能達30%-40%。”
“不過,我覺著醫藥板塊還是有機會的。”馮超表示,“一方面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是我國高端醫藥需求增長帶來新的機會。”
對于馮超的說法,楊一楠表示贊同。
“我也看好這個板塊,主要看好創新這條線,不管是醫療器械還是新醫藥。此外,醫藥板塊的估值也處于底部。”楊一楠認為,長期而言,醫藥行業還有機會,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醫藥產業的作用不可或缺,以發展觀來看,醫藥主題是除了消費、高科技領域之外最容易產生增長點的,而且人口眾多,老齡化的速度較快,醫藥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債基并非首選
“我覺著手中的債券型基金就不錯,準備再投一部分。”基金投資者張海鵬將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基金作為投資首選。
張海鵬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此前他手中只有一小部分債券型基金,沒想到今年市場表現還不錯。
“準備再投一部分債基,留出一部分錢來投貨幣基金。”張海鵬說,“畢竟債基和貨幣基金今年表現都不錯,有些能達到2%的收益率。雖然收益不是很高,但起碼是正收益,總比虧錢好。”
不過,楊一楠并不建議過多投資債基。他認為,從基本面上看,債基不支持收益率大幅上行,貨幣政策也不會主動收緊,這制約了債券市場調整空間。
“如果個別時點市場出現超預期的大幅調整,則是一個機會,可以適當參與波段行情。”楊一楠說。
華寶證券表示,純債基金部分,建議選用中長期純債型基金作為底倉配置,整體思路以票息策略為主、輔以波段操作。
在馮超看來,投資者可以采用“核心+衛星”的投資策略,將資產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以債基或者固收+類基金為核心重點,獲得基礎收益;另一部分以其他類投資方式,小倉位博取超額收益。
“個人感覺,除了醫藥板塊,人工智能是接下來最值得重視的方向。”楊一楠說,“人工智能的更新和迭代速度在不斷加快,往后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超預期應用和創新。”
“除了上述可以關注的幾個方向,汽車制造、新能源、消費板塊、科技創新都有一定機會。”楊一楠建議,“投資者在投資前一定要做好功課,了解要投的基金類型和投資方向。堅持長期投資信念,遠離市場短期誘惑,這樣有助于最終收益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