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隨著“6·18”年中大促的結束,各大電商平臺相繼揭榜銷售情況,從榜單數據來看,酒業增長幅度均在80%以上,在當下內需較為平淡的行情下顯得尤為難得。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這次“6·18”的平臺補貼與價格折扣都達到了空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酒業市場氛圍,提振行業信心。
不過受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在這場“促銷戰”中,酒類產品價格倒掛現象更加凸顯。同時,擺在酒企面前的一道難題是:如何讓高企的庫存降下來?
價格“倒掛”的白酒
從目前電商平臺的“喜報”來看,今年“6·18”的酒類銷售同比增長。
淘寶天貓“6·18”開門紅4小時,天貓白酒類目表現強勁,銷量同比增長56%。水井坊官方旗艦店、國窖1573官方旗艦店、茅臺王子酒旗艦店銷量同比去年增速都超過了100%。京東超市“6·18”開門紅前28小時,酒類商品成交額同比增長100%,其中劍南春銷售額同比增長3.5倍。
銷量大幅增長的背后,是價格的變化。
“今年我可囤了不少酒,價格相當不錯。”愛酒人士馬繼華說道。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今年“6·18”期間,馬繼華在多個電商平臺、直播間對比后采購。“我發現,今年白酒的價格普遍都低,除了茅臺外,白酒集體出現價格倒掛的問題,有些平臺的價格和出廠價有一拼。”
白酒分析師胡寶利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價格倒掛,即實際售價低于建議零售價,“除了茅臺外,白酒基本上都出現了價格倒掛。”
正如馬繼華所說,經濟導報記者在電商平臺對比后發現,價格倒掛已成不爭的事實。

以習酒為例,在某電商平臺官方旗艦店,君品習酒到手價為1085元/瓶,窖藏1988到手價為598元;在另外一個平臺的旗艦店,君品習酒到手價1000元,窖藏1988到手價為568元。
需要注意的是,君品習酒和窖藏1988的官方建議終端零售價分別為1498元和898元,出廠價分別為935元和568元。
同樣,建議零售價為1499元的五糧液(八代普五),在電商平臺的價格也出現了倒掛——在某電商平臺,該款酒的售價在1069元左右,比其建議零售價1499元便宜了400余元。
在電商平臺上,瀘州老窖旗下的國窖1573不僅到手價只要1089元,比官方建議價格1299元低了200余元,且只要再多支付1元或9.9元,就能換購原本價格在百元左右的瀘州老窖旗下其他白酒一瓶。
同樣,建議零售價在1199元的汾酒青花30復興版,在電商平臺的實際成交價為959元。建議零售價1499元的青花郎,在電商平臺的到手價也只要1049元。

在胡寶利看來,今年“6·18”年中大促就是平臺+商家的聯合補貼,“大家都寧肯不要利潤,也要搶份額。”
對于價格倒掛的問題,經濟導報記者致電多個酒企進行采訪。其中,五糧液董秘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這是正常現象。”據其解釋,這幾年疫情環境下,經銷商一直進貨,每年雖說也有銷售,但有的經銷商資金可能相對來說比較緊張,他們一般就會優先選擇自己能快速出貨、賣得動的酒。該工作人員坦言,“大部分(白酒品牌)都是有一點(價格倒掛)。”
五糧液副總經理劉洋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受多因素影響,今年“普五”價格確實有所倒掛,但今年有信心實現順價。
胡寶利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從“6·18”的大促來看,今年企業與電商之間似乎形成了一種“默契”。“往年的各種大促,酒企抗價、電商降價,雙方經常鬧得不歡而散;今年,雙方不約而同進行了降價。平臺擴大了銷售,酒企去掉了庫存,可謂雙贏。”
加快渠道庫存消化至關重要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酒企庫存普遍較2019年末有所增加,而且部分次高端以及中低端白酒企業庫存增長較快。過去三年,種種原因導致白酒行業庫存去化緩慢,傳統酒商和零售商戶中積壓了一定的庫存。
濟南的白酒經銷商馬國強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近年來,很多白酒酒廠加速擴充產能,又將成品酒壓給經銷商。
受多種因素影響,經銷商賣酒速度追不上酒企的壓貨速度,渠道上壓的貨就多了。“每年酒廠對我們都有回款、業績要求,我們為了完成任務,回收資金,唯有低價向批發渠道放貨,以致市場積壓的酒過多。”馬國強表示,“現在我的庫存最高時在300萬元以上,現在逐步降了一點,還有200多萬元吧。”

談及庫存時,濟南鴻興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印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他的庫存壓力也不低,“除了近500萬元的庫存外,還有近百萬的回款,因此壓力比較大。”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李印為了回款和賣酒,使出了渾身解數,價格也是能降多少就降多少。
李印表示,近年來,經銷商庫存去化壓力較大。不少經銷商把廠家給的優惠折算進去,把售賣價格壓低。“有些經銷商將酒企給的各種優惠都算進去,然后加上一點利潤,這樣不僅會出現和市場最低銷售價倒掛的情況,甚至還出現了市場零售價比出廠價還低的情況。”
中信證券近期研報指出,目前各地白酒經銷商正抓緊春節前備貨,在結構上更側重高端與大眾價格帶。從庫存來看,有近一半的經銷商庫存目前超過半年以上,22.2%的經銷商庫存在1-3個月左右,16.7%經銷商庫存在1個月內。

庫存壓力有多大,從各上市酒企的財報也能一探究竟。
以酒鬼酒為例,財報顯示,2020-2022年末,酒鬼酒的成品酒庫存量依次為2993噸、5914噸、7375噸。其中,內參系列從632噸增至1347噸,酒鬼系列從1368噸增至5150噸,產能若在2023年翻倍的話,其庫存壓力或將更大。
洋河股份截至2022年末的白酒庫存為4.65萬噸,2019年末為1.82萬噸;順鑫農業截至2022年末的白酒庫存為138298.07千升,2019年末為54555千升;瀘州老窖的庫存為54572.5噸;古井貢庫存為38310.81噸。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總存貨1323.6億元,其中茅臺為388.24億元,五糧液為159.81億元,洋河為177.29億元,山西汾酒為96.5億元……
如果再算上非上市公司的存貨和經銷商手中的壓貨,白酒行業的存貨總量更大。
在胡寶利看來,如何緩解庫存問題,是擺在酒企和酒商面前共同的難題。“面對酒企新一年的增長需求,誰的庫存消化得快,誰的價格倒掛恢復得快,誰就能在新周期中勝出,因此加快渠道庫存的消化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