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6月27日晚間,新北洋(002376.SZ)公告稱,公司參股公司山東華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菱電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獲得深交所受理。
經濟導報記者進一步從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信息公開網站查詢獲悉,華菱電子首發申請的受理日期為6月26日。而在當日,還有兩家山東企業的創業板上市申請獲受理,這兩家企業分別為青島科凱電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凱電子”)、力高(山東)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力高新能”)。
隨著上述三家魯企的上市申請獲受理,未來資本市場的“山東板塊”有望進一步壯大。
華菱電子無控股股東
華菱電子是一家專業從事熱敏打印頭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注冊地位于威海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截至目前,華菱電子總股本為9560萬股,新北洋持有其26.80%的股份,系其第二大股東。
公司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6.50億元,募資主要投向高端熱打印核心模塊產業化項目、產業基礎研發中心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等項目,本次發行保薦機構為東興證券。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內(2020-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71億元、5.90億元、5.98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9813.37萬元、1.26億元、1.22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華菱電子早就著手對接資本市場。2017年5月,公司曾在新三板掛牌,后于2020年7月摘牌。從時間上來看,當時華菱電子已將目標瞄準更高層次的資本市場。公司股權結構在報告期內保持穩定,公司主要股東新?、新北洋、北洋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33.95%、26.80%、21.30%,公司目前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具有較強的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截至2022年底,公司研發人員達169人,員工總數857人,研發人員占比19.72%。公司一直專注于熱打印技術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應用,通過不斷地探索創新和應用開發,形成了具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熱敏打印頭制造技術,在玻璃蓄熱層形成、半導體圖形化、發熱體修阻、真空氣相沉積成膜等方面有獨到的技術優勢。
截至2023年5月31日,公司獲得國內外專利有效授權235項,并曾榮獲國家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山東省科技領軍企業、山東省創新型中小企業等稱號。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1.51%、60.20%、51.81%,前五大客戶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較大!霸摴竞献鞯目蛻艏卸容^高,主要原因為公司的下游行業集中度較高,生產熱打印機或熱打印機芯的廠家較為集中!币晃唤咏A菱電子的知情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力高新能去年業績大增
力高新能是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電子和儲能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一家集產品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國內知名新能源產品供應商,公司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BMS產品為主、儲能和其他汽車電子產品為輔的產品體系,是國內最大的第三方BMS提供商。
據悉,力高新能成立于2010年2月,注冊資本4132.5萬元,注冊地為煙臺市開發區,實際控制人為王瀚超,其合計控制公司39.58%股權的表決權。
財務數據顯示,2020-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7677.86萬元、2.00億元、5.59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967.61萬元、1527.18萬元、9048.13萬元。其中,2022年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0.25%,凈利潤同比增長492.47%。
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377.5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公司預計融資金額為7.35億元,其中2.58億元將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控制系統研發及智能制造中心項目;2.77億元將用于技術研發中心升級項目;2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據介紹,芯片等半導體材料是公司BMS產品的重要原材料,公司主要向境外先進廠商采購,形成了以國際先進品牌為主、國內品牌為輔的供應格局。境外先進廠商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終端客戶認可度,占據了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這些廠商包括ADI、TI、英飛凌、恩智浦等。
“2020年以來,全球芯片等半導體材料供應持續緊張,價格上漲較多,對下游應用領域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力高新能等此類公司存在芯片等半導體材料依賴進口的風險,這可能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比A北地區一家券商的業務經理郝慶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說。
科凱電子預計融資超10億
科凱電子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6001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5%。公司預計融資金額約10.01億元,其中2.15億元將用于微電路模塊產能擴充及智能化提升建設項目;1.4億元將用于集成電路研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8036萬元將用于無人機控制系統產品產業化建設項目;5422萬元將用于大功率高精度電源生產建設項目;1.68億元將用于研發基地項目;5438.5萬元將用于技術服務及營銷中心建設項目;2.9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冊地位于青島市市南區軟件園。2005年,科凱電子開始涉足集成電路微電路產品研制,發展至今主要從事伺服控制配套使用的混合集成電路及微電路模塊的研發和生產,并擁有一條宇航級高可靠微電路模塊生產線。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科凱電子產品擁有獨立知識產權,已獲多項發明專利。2022年8月,公司上榜青島市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2022年9月26日,中金公司與科凱電子簽署上市輔導協議,預計于2023年5月完成輔導計劃,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目前來看,公司沖刺創業板的進程較為順利。
據悉,公司創始人王建綱是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其從事微電路模塊及厚膜混合集成電路的研究與開發已30余年,主持多項研究課題,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空白。
招股書顯示,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高可靠微電路模塊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電機驅動器、光源驅動器、信號控制器以及其他微電路產品。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47億元、1.70億元、2.72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8623.08萬元、4968.67萬元、1.63億元。其中,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9.77%,凈利潤同比增長227.75%。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同一控制下合并口徑)銷售額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55%、99.52%和99.63%,占比較高,但該情形符合行業慣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