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劉玉
6月29日,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全市“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臨沭縣農村公路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縣農村公路總長1954公里,其中,縣道13條,長295.3公里;鄉道54條,長372.7公里;村道1200余條,長1286公里;縣鄉村道路各占農村公路的15.1%、19.1%、65.8%。全縣236個行政村(居)已全部通公路,基本形成了以縣鄉道為干線、以村道和村內街道為支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今年2月,臨沭縣被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聯合評為2022年山東省“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創建單位。
科學規劃、高標建設,全面建好農村路。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脫貧攻堅、全域旅游、鄉村振興的著力點和突破點,按照網絡化、景觀化、安全化的標準不斷提升農村公路建設品質。科學編制路網規劃。完成《臨沭縣農村公路路網規劃》,完善路網布局,為實現農村公路與高速、國省道、周邊縣區道路相連接,鄉鎮農村公路互聯互通,社村道路連接聯通的交通骨架網絡,奠定了堅實基礎。嚴把技術等級關。按照縣鄉公路三級以上、路面寬度7米以上,村級公路滿足四級公路以上建設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堅持農村公路安保、綠化、客運等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交付使用。加強建設質量監管。堅持農村公路建設“七公開”,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村道建設邀請“兩代表一委員”跟蹤監督工程質量,確保農村公路質量監督覆蓋率達到100%。近年來,累計投資約7億多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550公里,大中修路面改善工程330公里,改造中小橋16座,建設農村客運候車站點330個,農村公路的通達水平、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全市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現場會、全市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作現場會先后在臨沭縣召開。
三級聯動、強化管控,全面管好農村路。出臺《臨沭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辦法》,堅持“政府領導、統籌規劃、行業指導、分級管養、保障投入、確保暢通”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原則。相關經費列入同級財政年度預算,實行多方籌措、分級管理、專款專用,縣財政每年年初預算安排一定數額的資金用于縣道修建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明確了縣、鎮、村級三級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成立三級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具體負責日常養護管理工作。落實“路長制”。出臺《臨沭縣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制定《臨沭縣國省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考核辦法》,設立公示牌,明確路長、管養單位和責任人、監督單位和責任人以及技術員、路政員、養護員“六項清單”,實現了農村交通運輸安全監管無死角,縣交運局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先進單位。2020年8月,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在臨沂召開全國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座談會,臨沭縣代表臨沂市作先進典型發言。

政府主導、科學養護,全面護好農村路。實行縣鎮聯動、干群聯手,積極籌措資金,用于日常養護、小修保養和路面改善工程,確保農村公路有人管養,有錢管養。建立分類養護機制。按照縣道1公里、鄉道1.5公里、村道2公里分別配備1名養護員的標準,配備管護人員。關鍵路段、重要路段由社會化專業公司參與管養;一般路段與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相結合,實行物業化保潔,實現了關鍵路段精心養、重要路段規范養、一般路段不失養。重視預防性養護。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材料對農村公路病害進行整治,實現養護科學化。通過配備自動化掃路車、灑水車等專業機具,提高了公路養護水平和效率。曹莊鎮朱村最美街巷,成功入選全省百條美麗街巷,沭河濱河大道獲評臨沂市“十大最美農村路”。
優化服務、便民利民,全面運營好農村路。提高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鞏固全省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示范縣建設成果,統籌城際公交、城區客運和城鄉公交協調發展,合理優化旅游公交線路、城鄉客運線路,提高農村客運通達率。2020年,臨沭縣代表山東省接受交通運輸部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評估,評估成績為“好”,居全國第五位,群眾滿意度居全國第二位。大力發展“農村公路+產業”。把農村公路與全域旅游、鄉村振興等緊密結合起來,統籌規劃推進,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最大化。完善農村物流網絡。制定專項發展規劃,加快縣級物流園建設,完善鄉鎮物流分撥中心,把服務網點向農村延伸,逐步完善縣鎮村三級物流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