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雅潔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23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融資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員鄭艷娜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各項穩增長、穩就業、促消費相關政策措施的陸續落地,國民經濟會進一步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將穩步推進。特別是創新驅動戰略已見成效,上半年我國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2.5%,比固定資產投資高了近9個百分點。”
從數據來看,5.5%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明顯快于去年全年3%的經濟增速,也快于一季度4.5%的經濟增速。環顧全球,5.5%的經濟增長也是較快的增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我國經濟增速明顯快于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彰顯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5.5%的經濟增長是結構改善、動能優化的增長。從需求看,經濟增長由去年的以投資和出口拉動為主,轉為今年的以消費和投資拉動為主。
作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潛力逐步釋放,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明顯增強。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高于一季度的66.6%,較去年全年貢獻率(32.8%)明顯提升。
分產業看,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最高,為6.4%,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分別同比增長3.7%、4.3%。“三產總體運行平穩,此前受影響較大的消費和服務業恢復明顯。”鄭艷娜分析,“尤其是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的增加值均快于服務業整體水平,對經濟增長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5.5%的經濟增長,也是創新驅動、發展方式轉變的增長,是高水平開放擴大、貿易結構優化的增長。綠色轉型成效明顯,與經濟增長協同作用增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貿易多元化發展向好。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2.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9%。從綠色轉型方面來看,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充電樁等新能源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5%、54.5%、53.1%,以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為代表的“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61.6%。另外,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1%,其中附加值較高的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上升到65.5%。
付凌暉透露,下一階段,要在轉方式、調結構、增動能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也反映出今年房地產市場的變化:銷售面積降幅明顯收窄,銷售額由降轉升。“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等發展政策顯效,從中長期來看,我國房地產市場正從過去的高速發展轉向平穩發展。
今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5.3%,銷售額增長1.1%,均明顯好于去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7.9%,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到位資金下降9.8%,降幅比去年全年不同程度收窄。
對于市場關心的房地產投資情況,付凌暉回應,“目前房地產新開工面積還在下降,竣工面積在增加,施工面積整體下降,未來看,房地產投資還會處于低位運行。但是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整逐步到位,房地產投資會逐步回到合理水平。”
就下半年經濟走勢,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伴隨6月政策性降息落地,監管層再度強調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接下來一批新的穩增長政策有望持續出臺。若政策如期落地,三季度經濟復蘇動能有望轉強,GDP同比增速有望在5%左右,對應的兩年平均增速是4.4%,四季度這兩個指標分別是6.0%和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