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8月21日,第十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暨2023年“建行創業者港灣”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現場晉級活動在濟南啟動,該活動將于8月21日至25日在濟南、東營、煙臺、濰坊、威海5市舉辦,共有586家企業和團隊現場同臺競技。

圍繞科技轉化做文章,山東積極利用大賽匯聚科創項目,利用平臺和賽制選拔幫助企業“牽手”資本、對接市場,推動成果轉化,著重破題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助力科創企業“飛起”。
科創項目云集
山東澤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澤普醫療”)帶來的成長組參賽項目——智能多關節等速訓練與評估康復機器人引起了眾多專家和到會人士的關注。
“長期以來,我國高端康復設備幾乎都靠國外進口。新冠肺炎期間,央視播報的中國第一例肺移植患者,康復期間采用的是澤普制造的床旁下肢型康復機。”8月21日,在大賽現場,澤普醫療工作人員、答辯人李棟棟介紹了這款創新產品的應用,智能多關節等速訓練與評估康復機器人,是目前國際上唯一一款能夠推到床邊的等速機器人設備,讓患者在康復早期也能用上等速設備,實現等張、等長、等速的訓練。

李棟棟給經濟導報記者介紹,澤普醫療作為大健康產業的專精特新企業,主要從事醫、康、養、體方向的康復機器人和智能化系列產品的自主研發、制造、銷售、服務。“曾經,國內市場被外國企業壟斷,澤普醫療的產品問世后,不僅將價格做到了進口設備的三分之一,還在全球同類設備中首次實現了更高的技術水平。”
聚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今年山東省重大科技項目中企業牽頭的比例達到90%以上。截至目前,山東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量達3.5萬家,同比增長46.2%。今年上半年,山東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51.42%。
濟南賽區是生物醫藥專場,經濟導報記者通現場采訪發現,不少“專精特新”企業積極利用新技術在新興細分賽道上突圍。山東德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率先分享了其自主研發的微生物免疫熒光AI智能顯微識別系統,山東宏葵醫學檢驗股份有限公司帶來先兆子癇早起診斷關鍵技術研發與醫學檢測應用等,均將觸角伸向行業內最前沿、最聚焦的領域,并且已經實現了相關市場化,成為撬動產業發展和升級的關鍵。
降低企業創新成本
“請問公司對這款產品的應用場景如何定義?”“能否將未來你們的融資需求和出讓股份的具體意愿說一下?”“市場化目前的難度和優勢分別是什么?”……在大賽現場,來自行業專家和創投機構等評委密集向參賽項目答辯人進行提問。其中,關注度最高的就是針對產品的科技轉化、成果轉化等問題。

科技創新是產業建圈強鏈的“關鍵增量”。面對如雨后春筍般成長的科創企業,如何降低他們的創新成本,真正讓企業的拳頭產品不斷“開枝散葉”“落地生金”,打通企業發展“任督二脈”?大賽利用“科技+金融+創新”的模式給出了最優解。同往年相比,科技金融支持是今年大賽的一大亮點。現場晉級路演環節不僅邀請有關投資金融機構現場專題對接,還將開設“科技金融支持直通車”,把山東賽區50強納入省科技股權投資項目備選名單;推薦到合作銀行給予科技成果轉化貸款支持,并享受貸款貼息政策。作為此次大賽的官方支持金融機構,中國建設銀行山東分行圍繞“科技、普惠、共享”的金融方向,建立科、教、產、融緊密融合的創新體系,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
中國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黨組成員、副行長包建軍在發言中表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全力構建“金融+科技”“金融+創新”“金融+大數據”“金融+非金融”的科創服務新模式,搭建以科技為核心生產工具、以平臺生態為主要生產方式的現代金融供給服務體系,著力打造“最懂科技的金融集團”,中國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以此次啟動儀式為契機,助力山東科創企業茁壯成長。
“新興產業的競爭,既是企業間的角逐,也是產業環境和產業生態的較量。尤其是生物醫藥這種科技含量高、創新難度大的產業,產業土壤的培植決定著產業發展的興衰。”在大賽現場,一家醫藥科創企業負責人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高端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的廣闊市場上,科創企業正在持續不斷的技術突破和積極布局,而這背后不僅是企業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全產業鏈包括金融、政策等一系列環節的幫扶。
現場資本參與方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已經連續多年參賽,對企業進行“精準投喂”,此次大賽中,他們也看到了很多有亮點的企業,下一步將進行進一步接洽。
“一站式”“生態式”服務
“山東已連續十年成功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比賽,2017年以來,省科技廳聯合省相關部門、單位,創新實施了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打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特色品牌。通過以賽代評、現場公開路演、當場宣布成績等公開透明的形式,遴選優秀企業和團隊,引導各類社會資源支持企業創新發展。”8月21日,山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孫海生在大賽中表示,依托山東省技術成果交易中心,與沿黃9省加強聯動,共同打造集成果展示、技術交易、企業孵化、融資路演等功能于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市場化運作、實體化運行的山東科技大市場,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一站式”“生態化”服務。
目前大賽仍在緊張激烈地進行中。為推動更多科創企業技術需求盡快轉變成創新成果,大賽也推出了系列支持政策:中小企業賽參賽企業將享受經費補助支持、科技金融支持、建設銀行創新創業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科融通平臺創新創業支持、招商銀行創新創業支持。中小企業賽現場晉級勝出的初創組企業可獲最高10萬元的補助支持;成長組企業可獲最高30萬元的補助支持;其中晉級國賽并獲國賽優秀企業的可獲最高50萬元補助支持。今年建設銀行配置科技補償貸、齊魯人才貸、小微快貸等產品,將對優勝企業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貸款授信支持。招商銀行對參賽企業提供“千鷹展翼”科技型成長企業專屬金融服務。深交所科融通平臺將為參賽企業提供信息展示、路演對接、規范培訓、智能測評等服務。團隊賽的優勝團隊一年內在山東注冊成立企業的,可獲最高10萬元經費補助支持,并優先推薦到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落地,享受最新創新創業扶持政策和孵化服務,加速實現產業化。
大賽平臺對產業資源的協同鏈接作用也已顯現。6年來共有1.1萬多家中小微企業及省內外團隊參賽,舉行專題培訓宣講、專家論壇、融資對接、模擬路演等活動近百場,省級財政扶持資金達3.8億元,3000多家中小微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50余家銀行為1600多家企業提供貸款超100億元,近200家企業與創投機構達成投資協議,吸引社會創投資金50多億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參與者的好評,創新競技行動計劃已成為了山東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的重要組織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