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1月29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山東能源集團以開展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契機,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方向,持續優化公司治理體系,構建形成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方面取得新進展。
人力資源“市場化”。堅持市場、效率、效益導向,大刀闊斧改變與市場化要求不適應的體制,基本形成“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常態機制。實施“31789”年輕干部培養工程,一批“88后”年輕干部走上中層崗位,末位調整99名中層副職以上人員。市場化引進高層次人才177人。實施嚴格績效考核,二級企業領導人員薪酬最高相差四倍,累計對22家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
治理體系“制度化”。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拓展嵌入、融入以及創新、創效“雙入雙創”黨建工作模式,深化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不夠有效專項整治,修訂完善《公司章程》“兩會一層”議事規則及三張權責清單,形成覆蓋規劃投資、經營管理、改革改制、黨的建設等20個業務領域、136個具體權責事項,實現各治理主體議事決策事項的閉環管理。
集團管控“專業化”。聚焦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職責定位,深化跨公司、跨產業、跨區域整合,完成物流貿易、電力、新材料等產業深度整合融合,資源配置效率、產業集中度大幅提升。除煤炭產業外,基本形成“一個產業一個投資主體、一個區域一個管理主體”。實行物資采購、資源開發等“十個一體化”管理,推行管理、市場、區域、人員、產業、資源“六大協同”,實現內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高效運行。
治理模式“數字化”。落實數字強省建設部署要求,圍繞“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著力打造“三大平臺”,有力提升了企業治理方式手段數字化水平。以ERP系統為核心,建成省屬企業首家覆蓋人力、生產、物資、銷售、財務共享等業務,集成35個配套系統的業財一體化管控平臺,實現815家單位全覆蓋;安全生產技術綜合管控平臺,完成生產調度、生產技術、安全環保、公共服務等模塊上線,提升了生產運營管理、安全風險識別能力;協同辦公平臺,覆蓋各級單位公文和業務流程4000余條,累計產生流程數近500萬條,每日審批流程數近萬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