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周的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上,“向海圖強,打造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和航運物流產業”平行論壇暨“全球藍色金融家青島行”特色活動(下稱“分論壇”)同步進行。300多位領軍人物圍繞港口基礎設施現代化升級、智能化管理體系構建、綠色航運技術推廣與國際合作深化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
世界級港口群的優秀實踐
據了解,山東沿海港口生產性泊位達到661個,350余條海上航線通達全球;港口智慧化綠色化建設正成為山東港口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特色。
根據最近發布的《2024年度世界級海洋港口群綜合指數》,山東港口群已然躋身“世界第一梯隊”,特別是青島港位列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第15位,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穩居全球第四和第五。山東港口群在高效整合省內七大港口后,高質量進行綠色智慧化轉型升級,不斷創新技術,為港口智慧化、綠色化建設提供了示范樣本,為世界港口群的新形態提供了優秀實踐案例。
“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是山東港口的核心競爭優勢,包括金融、物流、貿易、航運和海外業務。”山東省港口集團相關負責人用“山東港口,不止于港”來形容世界一流強港建設理念之變。
香港航商總會主席、華光海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趙式慶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國際航運朝著綠色方向疾步邁進,這對航運企業來說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提供了無限的商機。航運企業要抓住先機,率先打造出能服務全球能源轉型需求的供應鏈系統,為國際航運綠色轉型提供中國方案。”
“與航運物流業相關聯的生產端各類企業以及海事、海關、港口碼頭等各類技術設施部門,也在持續加大數字化信息化建設,這為整個航運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打下最為堅實的技術底座。”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總經理金鑫,表示航運企業要主動順應整個行業的智能化變革,將科技作為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的關鍵要素和主動力。
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表示,山東將以港聚產搭建藍色經濟“新平臺”,鎖定“依托港口的一流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加快吸引金融貿易、港航物流等高端資源集成創新,積極帶動高端裝備、清潔燃料等前沿臨港產業集群集聚。
金融賦能海洋可持續發展
在以“藍色金融”為主題的圓桌討論環節,來自金融行業的5位金融專家,圍繞藍色金融工具創新、政策支持與監管框架、國際投資與合作、金融支持企業可持續發展、藍色經濟投融資等重點領域建言獻策。
金融賦能海洋可持續發展早已成為各界共識。在山東省海洋經濟文化研究院的一篇題為《打造世界級,山東港口群如何再升級》的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提升航線附加價值,充分吸收和借鑒國際航運中心發展經驗,優化山東國際航運以及金融保險等配套服務的資源布局,依托港口優勢和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基礎,形成以高端要素集聚為導向的中心型發展模式,打造北方國際航運高端服務基地。
青島市藍色金融發展聯盟理事長、中國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行長楊辛則在致辭中表示,現代金融是港口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建行青島分行構建高標準藍色金融服務體系,全鏈條、全方位加大涉海經營市場主體金融支持力度。青島市藍色金融發展聯盟也將充分發揮金融聯合體的資源和業務優勢,搭建更加廣闊的“藍色朋友圈”。

山東港口綠色智慧“成群”
據了解,青島港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以及加強沿海港口清潔能源利用方面,早已走在行業前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發布的《中國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白皮書,就提到青島港構建風光氫儲一體、多能互補的現代能源體系,港口清潔能源占比達66%,智能空中軌道集疏運系統實現降低能耗50%以上。
在智慧港口建設方面,新投產的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三期工程更是實現全國產、全自主技術研發,作業效率第10次刷新世界紀錄,標志著我國在自動化碼頭領域擁有了完全自主可控的整套解決方案。
整個山東港口群都在致力于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在成立之初,山東省港口集團把“建設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作為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首位內容,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科技引領、自主攻關,在自動化碼頭等關鍵領域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推動傳統港口向智慧綠色港口迭代升級。
山東省港口集團率先發布了綠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規劃和全國首個“零碳港口”建設方案,建成全國沿海港口首座集卡自動換電站、全國首個港口加氫站,持續加強電能、太陽能、LNG、氫能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的研究和應用,清潔用能占比達到62%。高質量完成首批交通強國“智慧港口建設試點”任務,并誕生了一批諸如全球首個“氫+5G”智慧碼頭、全球首創智能空中軌道集疏運系統、全球首創“全系統、全流程、全自動”干散貨專業化碼頭控制技術、全國首個液化油品智腦生產管控系統等全球、全國首創。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