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封立樹介紹了山東發展低空經濟的優勢。

近年來,山東加快建設數字強省,去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4.3萬億元,占GDP的比重是47%,基本撐起了山東經濟的“半邊天”。同時,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擁有47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35家國家級智能工廠,產業數字化指數居全國前列;大數據產業占到全國的1/8,集成電路產業基本形成了全產業鏈布局,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爭取明年底規模突破2.4萬億元,將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山東是科技大省,也是創新大省、人才大省。全省國家級領軍人才達到7400余名,2020年以來年均集聚高校畢業生81.8萬人,較2019年增長43%。山東航空學院是全國擁有航校的3家本科高校之一,濟南市獲批籌建首所以“空天信息”命名的高等院校空天信息大學。
封立樹介紹,目前,山東低空經濟發展勢頭迅猛,全省擁有通用飛機和無人機整機、發動機、零部件和航空材料研發制造企業417家,低空經濟規模303億元。濟南空天信息等產業集群初步培育形成,青島作為全國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示范區已初具規模,具備空客H135直升機、DA50通用飛機、CH2000教練機整機制造能力。濱州大高航空高新產業園已初具集飛機制造、飛機維修、飛行員培訓、通航會展、低空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通用航空產業園雛形。
從全國看,山東低空經濟仍處于跟跑和培育階段,總體規模較小,頭部企業不多,新興業態不足。下一步,山東將以研發制造為核心,完善整機制造、關鍵系統研發、關鍵零部件生產、新型材料供應等全產業鏈,做強做優做大新興產業集群,爭創全國低空經濟示范區。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