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省法院共審結各類破產案件2161件,通過破產處置化解債務風險2550億余元。共適用簡易程序審結破產案件112件,簡案快審適用率為36.2%,破產案件平均辦理周期同比下降154天,有效降低破產成本。
全省法院破產審判專業水平不斷提升。加強破產審判專業化建設,組建專班團隊,做好破產大要案督導處置工作,嚴防破產風險。探索建立庭外重組與庭內重整相銜接的預重整機制,為債務人、債權人搭建訴前和解平臺。持續開展長期未結破產案件清理活動,推進破產案件繁簡分流,提高破產簡案快審程序適用率。
近年來,全省法院先后審結棗莊八一熱電、青島捷能汽輪機等一批具有典型特色和較大社會影響的破產案件,多起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評為典型案例,其中,聊城“祥光銅業”等19家公司合并重整案,促推大型銅冶煉企業“起死回生”;威海“神飛船舶”執破融合案,成功引入投資50億元的海上風電制造項目。扎實有效開展保交房司法保障工作,推動32個項目通過司法重整處置,籌集續建資金24.78億元,交付房屋16554套,解封預售資金33.6億元,協調追回被劃扣資金、解封凍結專項借款30.8億元。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