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濟南市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下稱《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經濟導報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市實施的“泉農通”農業農村數字大腦工程,目前通過“萬人下鄉、千村提升”數字化調度,實現了全市集體收入30萬元以下的2429個村全覆蓋,已形成幫扶項目319個、總投資額11.11億元;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模塊,牽線搭橋達成各類產權交易2310宗14.25億元。

濟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孟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行動計劃》的九項重點工程包括,實施“泉城良田”數字化建設工程;實施設施園藝數字化提升工程;實施養殖業數字化工程;實施數字種業建設工程;實施數字賦能農業新業態工程;實施農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工程;實施農業科技創新驅動工程;實施數字和美鄉村創建工程;實施“泉農通”農業農村數字大腦工程。
濟南市農業農村局二級巡視員王奉光表示,《行動計劃》中提出實施“泉農通”農業農村數字大腦工程,以數據賦能農村經濟發展、鄉村治理和農業農村各項監管業務,加強涉農數據源頭治理,逐步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服務目標和農業農村數據資源要素化、資產化、價值化。目前,“泉農通”數字農業平臺已上線運行“萬人下鄉、千村提升”數字化調度、“泉城良田”數字化管護、農村產權交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債務監測預警等功能。匯聚全市“三資”、農資門店進銷、農產品質量監測數據1600多萬條,全市105家街鎮、15家區縣監管機構,744名監管人員,2231家種植養殖主體、2350家農資經營主體納入數字監管,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一套目錄”基本成形;通過“萬人下鄉、千村提升”數字化調度,實現了全市集體收入30萬元以下的2429個村全覆蓋,已形成幫扶項目319個、總投資額11.11億元;通過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模塊,牽線搭橋達成各類產權交易2310宗14.25億元。
下一步,濟南市農業農村局將持續推進“泉農通”農業農村數字大腦建設,重點圍繞夯實涉農資源數據要素基礎、建強涉農業務數字化流程引擎、完善農業農村領域監管決策支撐服務體系三個方面發力,加快織密基層感知網格,推進農業農村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生產經營主體、支撐保障設施設備和社會化服務力量等上圖入庫、賦碼管理;圍繞各類涉農項目申報、補貼申領、證照辦理、事項監管、工作調度等內容,統一底層支撐引擎、分類開展業務流程數字化再造,助力涉農數據跨部門流轉,提升涉農事項一網通辦效率和涉農業務一網統管成效,為領導科學決策、服務現代農業農村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數字支撐。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實習生 李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