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庫,大民生。濰坊市水利部門近年來找準深化小型水庫體制改革突破點,強化除險加固,創新管理機制,在安全、管理、效益上實現了“三維質變”,壩固、庫暢、水清、景美、業興的美好愿景逐步實現,積蓄起了支撐鄉村振興的“水動能”。
一維安全質變 除險加固消除風險隱患
“我們村的水庫是1964年建的,土壩毀壞得厲害,一遇到大雨天,大伙兒的心老是懸著!碧峒斑^去的水庫,石門坊水庫管理員譚清輝印象深刻。
濰坊市現有499座小型水庫,這些水庫在防洪、灌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長時間運行,年久失修,缺乏管護,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濰坊市水利部門將解決小水庫安全問題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工作,2018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5億元,對423座小型水庫實施除險加固。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水利部門實行清單化、節點式推進,市級專家“包、保、盯、靠”一線指導幫扶,一對一協商,點對點指導,面對面解決,做到問題在一線發現、在一線解決。
除險加固項目完成后,水庫的防洪減災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濰坊市近年來降雨量持續偏多,連續遭遇臺風“煙花”“梅花”“杜蘇芮”等,特別是2022年降雨量達到了997.1毫米,為濰坊市有水文記錄以來第二大年降雨量。除險加固后的小水庫經受住了一場場暴雨的考驗,實現安全運行,有效保護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如果沒有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2022年臺風‘梅花’帶來那場雨,給我們村帶來的影響將不堪設想。”譚清輝說。
二維管理質變 精細管理保障“肌體健康”
建好只是起點,管好才能長遠。
濰坊市配強水庫管護力量,按照水庫規模、功能任務等實際情況,配備885名專職管理員,并在汛期或有其他任務時,統籌調配人員進行補充,加強水庫管護力量;創新實行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等方式,實現水庫“小問題自己修,大問題專業修”,進一步加強水庫管護;組織編制小型水庫標準化管理手冊,規范小水庫調度與操作、日常檢查、維修養護等標準,提升小水庫管理水平;定期開展小型水庫安全鑒定,制定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演練,堅決守牢安全底線。
“我們落實管護資金,小型水庫穩定性投入得到保障,為實現小型水庫良好管護效果提供了強大后盾支持!睘H坊市水利局工程運行管理與水旱災害防御科負責人朱振凱介紹,濰坊市按照。1)型水庫每年每座不少于6萬元,小(2)型水庫每年每座不少于3萬元的標準,省、市、縣三級共同承擔,各自負責三分之一,市、縣兩級管護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按資金分配方案及時撥付到相關縣市區。2021年以來,濰坊市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落實管護資金8200多萬元,為深化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同時,濰坊市加快構建智慧水利體系,逐庫安裝雨水情自動測報設施和遠程在線監控設備,依托數字水利綜合應用平臺,全面打造集信息管理、預警預報、智能調度于一體的小型水庫管理系統,實現雨情、水情、險情、工情“一屏掌控、一網通覽”,著力提高小型水庫數字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三維效益質變 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碧水白云間,波光粼粼、青山環繞,一幅天藍、水清、萬物生機盎然的小水庫美麗畫卷徐徐鋪展。
“隨著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深入推進,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體制和良性運行機制已經建立起來,實現了小型水庫安全高效運行,充分發揮了工程效益,并且在助力鄉村振興中,小型水庫為各地發展特色產業帶來了強勁動力!睘H坊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徐瑩說。
通過濰坊市各級水利部門的不懈努力,小型水庫實現了規范化運行,活力煥發,不僅發揮了防洪、灌溉、供水等效益,同時各地依托小型水庫發展特色種植、文化旅游的創新模式也層出不窮。諸城市依托賈悅水庫,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濕地公園;依托石龍口水庫,吸引企業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浦蘭農業生態園;依托松元水庫,吸引企業投資3000萬元,全面進行景觀打造,修建溪流古道和木屋茶室,建成清水茶園,形成集生態農業觀光于一體的茶旅融合發展園區……
以水興業,以水富民。濰坊小水庫已經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