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并解讀《濟南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下稱《條例》)有關情況。《條例》將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耿汝年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濟南市先進計算集群獲評山東省先進制造業集群,此外,新增3個省級數字產業集群、2個省級數字經濟園區、74個省級數字經濟創新平臺,數量均居全省首位。下一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貫徹落實《條例》,在數字產業化方面,會同有關部門做好6項重點工作——實施高端軟件“筑魂”工程、實施集成電路“強芯”工程、實施先進計算“固鏈”工程、實施人工智能“賦智”工程、實施工業互聯網“賦能”工程、實施新興產業“躍升”工程。
《條例》也將人工智能納為重點支持方向,以人工智能與重點產業融合為主線,以“AI泉城”賦能行動為抓手,構建“高算力、大模型、強應用”的人工智能創新體系,創新發展“人工智能+”新業態、新模式,推動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層次賦能新型工業化,打造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示范高地和智能產業集聚高地。
濟南市重點項目服務中心主任郎咸勇介紹,今年以來,市發展改革委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圍繞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領域,牽頭謀劃儲備了濟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數字經濟產業項目30余個,針對數字經濟產業項目爭取專項債、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近9000萬元。
下一步,將在服務保障數字經濟產業項目方面開展工作。線上依托“項目全生命周期推進服務系統”,建立專門的數字經濟產業項目庫,加強跟蹤調度服務。線下對數字經濟產業項目實行“清單化”管理、“工程化”推進,建立臺賬,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任務目標扎實推進。對推進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按照分級解決機制,明確完成時限、落實責任單位責任人,確保問題及時辦理,真正實現對數字經濟產業項目“線上+線下”融合一體的全生命周期推進服務。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實習生 李子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