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龍年新春將至,A股也在企穩回升。春節長假之后能否迎來“龍抬頭”行情,成為不少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經濟導報記者通過Wind資訊統計發現,近10年A股市場的“春節紅包”效應顯著。以魯股整體為例,2014年以來春節后的首個交易日有8次實現上漲,即上漲概率達到80%。

當然,面對市場數千家上市公司,如何尋找合適標的布局,也難住了一批投資者。對此,多位券商機構的分析人士表示,緊盯行業龍頭不失為當前積極的投資策略,或帶來超額收益。
如國信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王開稱,“經濟轉型與政策引導下,盈利穩定持續的大盤龍頭能夠保持長期競爭力,優質大盤龍頭核心資產在‘強者恒強、扎根產業、接軌國際’的過程中,迎來新一輪長期上行。”
那么,魯股中有哪些占據行業優勢的龍頭企業?經濟導報記者進行了梳理。
千億市值魯股表現突出
從產業角度看,龍頭企業憑借其帶動作用以及對資源、技術、人才等的集聚效應,對產業鏈的演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往往能引領行業的發展方向和提升行業競爭水平,并促進行業整體升級。
從資本市場角度,行業龍頭也是二級市場熱衷關注的標的,其市值多體現出資本對公司行業地位、營收、科技研發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
經濟導報記者發現,截至2月6日,魯股中有5家公司市值在千億元之上,23家公司的市值在200億元至千億元之間。其中,有不少公司被視為引領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且前景近期頻頻獲得機構看好。
萬華化學(600309.SH)以2270億元的市值位居第一。公司是一家全球化運營的化工新材料公司,業務涵蓋MDI、聚醚多元醇等聚氨酯產業集群,以及石化產業集群、功能化學品及材料產業集群,在資本市場上有“化工茅”之稱。公司日前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其實現營收1753億元,同比增長5.9%;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3.5%。這種表現在同期化工行業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實屬不易。
中信建投的研報認為,公司多個項目穩步推進,現有規劃MDI/TDI投產后全球市占率均有望超過35%,新材料業務持續高增長。由此看好公司未來表現,認為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仍將持續成長。
海爾智家(600690.SH)則是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A股市值達到1501億元,緊隨萬華化學之后。公司去年12月公告擬以6.4億美元的對價,收購開利集團主營商用制冷業務100%股權及相關資產,進一步擴大產品應用場景,加大對海外市場布局。華安證券認為,公司2023年-2025年的營收、凈利有望保持穩定增長,給予了“買入”評級。
還有兗礦能源(600188.SH)、濰柴動力(000338.SZ)、中際旭創(300308.SZ)分別以1058億元、1045億元和1003億元位居上述兩只魯股之后。它們分別是煤炭、汽車裝備制造和光模塊領域的龍頭企業。
兗礦能源近來獲得開源證券等券商機構看好,認為公司經營穩健、股東又開始增持,股價經過一輪調整,成長性和高股息價值凸顯;濰柴動力披露的業績預告讓人眼前一亮,預計去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5%–90%。西南證券認為公司搶抓了重卡行業結構性機遇,打開利潤新空間;中際旭創則處在朝陽行業,招商證券認為公司生產的高端光模塊把握AI前沿需求,另外回購股份、增加分紅也強化投資者回報,由此看好其未來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5家企業去年以來的股價表現不一,其中,中際旭創在AI對光模塊需求的推動下,股價迎來一波大漲,至今漲幅仍達到360%;濰柴動力受業績推動,股價上漲了56%;兗礦能源上漲18%;海爾智家基本保持平盤整理。這4家公司都跑贏了大盤同期表現,只有萬華化學還在高位回調后的整理中,去年以來下跌了20%。

中小風格節后表現或更佳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結合股價表現,部分券商也給出了布局策略。頗有意思的是,在布局龍頭方面,券商對節前、節后的策略可謂是涇渭分明,風格轉化非常明顯。
如王開表示,回溯2013年至今的春節前后各類寬基指數的表現,以滬深300、上證180、上證50為代表的大盤風格核心資產,在春節前的表現優于春節后的表現;以中證1000和國證2000作為中小風格的觀測指標,春節后30個交易日內往往具備更好的勝率和更高的超額回報。
王開認為,這種“春節切換”主要由流動性短期波動所驅動,即春節后,資金重回股市和金融系統,流動性有所改善。因此,資金敏感度更高,更需要流動性驅動的國證2000、中證1000成分股在節后往往具備更好的短期向上動能。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魯股中在國證2000、中證1000的成分股中也占據不小份額。其中,國證2000成分股中有華明裝備(002270.SZ)、益生股份(002458.SZ)、百洋醫藥(301015.SZ)等115只魯股,這里面有9只魯股的市值超過100億元,部分公司獲機構青睞。
國元證券研究員龔斯聞表示,華明裝備作為分接開關龍頭,布局了以電力設備為核心的三大業務板塊,根據公司業績預告,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預計5.33億元-5.60億元,同比增長48.3%-55.8%,盈利能力強勁。考慮公司行業優勢地位顯著,在電網景氣度上行、海外市場需求提升的行業背景下,給予“買入”評級。
中證1000成分股中則有中國重汽(000951.SZ)、森麒麟(002984.SZ)等65只魯股。其中,中國重汽、森麒麟、潤豐股份(301035.SZ)等均以較高的行業地位、全球化的布局,引來機構關注。
在受訪人士看來,全面實行注冊制后,龍頭股的優勢會一步步顯現,進而體現在股價表現上。
王開也表示,隨著經濟轉型與政策引導,行業競爭格局改善會助力龍頭企業競爭力提升。“過去幾年,上游周期行業產能快速出清,龍頭市占率不斷提升,定價能力持續增強。在資產負債結構更健康且更容易獲得融資渠道支持的情況下,盈利能力更穩定、持續性更強的龍頭企業更容易保持長期競爭力。”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2024年好公司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的機會,優質龍頭股的估值修復是全年的投資主線,一些被錯殺的優質龍頭股會迎來大幅上漲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