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近日,隨著山東省政府正式印發《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2024-2030年)》(下稱《發展規劃》),北方第五個、黃河流域第三個獲批的國家級都市圈“建群”,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下稱“起步區”)主動“嘗鮮”占“C位”,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氫能班車搭上“免費車”
為鼓勵氫能車輛開展跨區運營,3月1日起,山東對行駛該省高速公路安裝ETC套裝設備的氫能車輛暫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濟南起步區的通勤氫能班車,可以享受“免費”政策。
位于濟南起步區的中科新經濟科技園內,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通勤車搭載氫燃料電池,每天往返濟南西客站和中科新經濟園。山東氫動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培福介紹,這輛班車,每天往返行駛里程100多公里,高速費一天62元,氫能車高速免費后每年能節省約1.6萬元。
山東氫動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氫能車輛運營平臺。“‘免費’政策落地后,上下游企業紛紛前來咨詢洽談。”閆培福介紹,從運營車輛全生命周期來看,高速通行成本占比在25%-30%。
相比客車過路費,各商用車型通行成本的實質壓縮,降本效應更為明顯。“如果一輛49噸級的氫能重卡貨車一年320天往返于濟青高速,其全生命周期按8年計算就能降本百萬元。”閆培福粗略算了一筆賬。

▲山東氫動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一角
對于氫能車高速通行的“免費”政策,國家電投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陳穎表示,“這項政策的推廣等于是掐著點兒遞上了這個臺階,早一點晚一點作用和效果都要大打折扣。”在她看來,廣闊的應用場景,豐富的氫能資源,先進的工業技術,這些無一不是山東省發展氫能產業的先天優勢。而這樣的優勢勢必會輻射帶動到氫能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
2023年,國家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項目固定式供能燃料電池、空冷燃料電池及車用燃料電池投產上市,首批搭載國氫科技“氫騰”燃料電池的重卡正式交付使用,起步區氫燃料電池汽車批量運營正式啟動。新能源產業已逐步成為撬動起步區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起步區是“中國氫谷”品牌建設的“主角”,是全省氫能產業兩大高地之一。3月9日,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黨工委書記劉強到國家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調研。
劉強聽取了國氫科技濟南綠動負責人關于公司產業布局、技術產品創新情況、產業基地建設情況以及推動氫能在交通、供能等各領域應用情況的匯報,并詳細了解了發電、車用、空冷燃料電池產品的工藝和功能用途以及氫能汽車、助力車等終端裝備的制造應用情況。
劉強指出,要不斷豐富場景應用,推動氫能產業加快發展。隨著國家電投黃河流域氫能產業基地落地并結出初步成果,起步區將加快建設一系列氫能示范應用場景。據了解,未來起步區規劃打造氫能社區,兼具加氫功能的綜合能源站項目也在謀劃推進中。
新定位新機遇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根據《發展規劃》,濟南都市圈范圍包括濟南、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濱州6市25縣(市、區),面積2.23萬平方公里,具有區位優勢明顯、產業體系完備、發展潛力巨大等優勢,將更好助力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
起步區緊抓濟南都市圈的新定位,謀劃新一輪發展。
《發展規劃》在強化濟南輻射帶動作用方面提出,高水平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以維持沿黃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為前提,統籌推進南北兩岸重點功能片區規劃建設,促進南岸城區功能和人口向黃河北新城區疏解,實現兩岸互動、南北共興。
在推進濟淄、濟泰、沿黃軸線展開方面提出,向北聯動德州市,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建設面向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門戶,推動齊河縣、禹城市、臨邑縣加快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聯動區。
在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方面提出,打造海河聯運的黃金水道。研究論證京杭運河-小清河聯通工程、徒駭河通航工程,增強內河航道通行能力,擴大通達范圍。適時開展黃河適宜段通航研究。
在推動區域協同創新方面提出,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加快建設中科院空天動力研究中心、燃氣渦輪動力研究中心、射線類科學儀器研發平臺等重大創新工程,承接北京創新功能外溢,爭取設立首都科研院所分支機構。
在共建高水平開放平臺方面提出,支持都市圈內有條件地區探索設立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鼓勵建設雙向“飛地”合作平臺,建立與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濟南國際醫學中心等重點區域制度創新協同共享機制,協同開展制度創新和產業合作。
在協同推進區域開放合作方面提出,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自由貿易試驗區與省級新區探索園區合作機制,發展“飛地經濟”等。
在強化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互動方面提出,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學習借鑒雄安新區經驗做法。
在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出,構建綠色生產方式,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開展綠色低碳發展試點。
在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方面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規劃建設濟南市博物館新館等文化設施。

▲2022年12月31日,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固定式供能燃料電池、空冷燃料電池及車用燃料電池系統3條生產線正式投產,分別可實現1000臺(套)的年產能。
正值“項目深化年”,起步區將發展的新機遇落實在項目建設中。以近日開工的山科人工智能和高端裝備產業科技園項目為例,項目位于起步區崔寨片區中科新經濟科創園,占地面積約112畝,總投資9億元,總建設面積17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多層廠房、研發辦公、商業配套等多種載體,滿足企業研發創新、中試、生產、辦公等多功能需求。該項目將面向機器人、精密儀表與氫能裝備產業領域,整合科創要素推進成果轉化,集聚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孵化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科技型企業,打造新質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