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山東
坐擁三座GDP過萬億城市!山東2023年各市經濟亮點解析
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   加入時間:2024-3-13 17:43:34  

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山東各市2023年的經濟數據已經全面出爐,從去年取得的成績看,山東各市經濟運行呈現出不少亮點,為區域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安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以來,最大的亮點就是,我們形成了3個萬億級城市,這在整個北方地區應該是第一個擁有3個萬億級城市的省份,將來會形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裝備制造“功不可沒”

  數據顯示,在經濟總量方面,青島、濟南、煙臺在2023年依然位居前三,尤其是煙臺的經濟總量歷史性邁上萬億元臺階,成為繼青島、濟南之后的第三個萬億級城市。

  首先看一下省會濟南,2023年濟南GDP為12757.4億元,比上年增長6.1%。

  濟南的第二產業展現出引領態勢。其第一產業增加值429.5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312.0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8015.9億元,增長5.2%。

  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濟南,工業經濟運行不乏亮點。

  濟南市統計局披露,2023年,濟南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4%,全年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水平,分別領先全國、全省平均7.8、5.3個百分點。

  制造業的拉動作用明顯。2023年,濟南的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8%,高于全市規上工業1.4個百分點。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濟南的裝備制造業增勢搶眼,對規上工業貢獻不小,已經成為增長的核心“引擎”。

  在過去一年,濟南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6%,領先規上工業18.2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增長10.1個百分點。

  其中,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等增長較快,同比分別增長133.3%、21.2%、19.1%。

  “重卡市場復蘇、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利好因素明顯,汽車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33.3%,分別較前三季度、上半年、一季度提高17.4、60.5、103.0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7.7個百分點。”濟南市統計局稱。

  此外,濟南的光伏電池、集成電路圓片產品產量成倍增長,分別增長529.8%、111.2%;載貨汽車、發電機組(發電設備)、金屬切削機床產品產量分別增長48.9%、27.8%、26.1%;石墨及碳素制品產量同比增長9.6%,較前三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這些也是濟南產業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青島外貿表現亮眼

  制造業的強勁支撐是經濟保持高增長的關鍵因素,這在青島的經濟發展軌跡中同樣可見。

  2023年青島GDP為15760.34億元,比上年增長5.9%,經濟總量居山東16市首位。

  梳理青島的各項工業經濟數據,制造業拉動顯著,裝備制造業同樣增長較快。

  青島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青島2023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8%。裝備制造業增勢良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1%,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6%。

  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分別增長31.6%、13.2%和10.5%。充電樁、虛擬現實設備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4.1倍和98.1%。

  青島的高技術產業持續發力。重點領域投資方面,基礎設施、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8.0%、27.6%、24.5%和10.8%。

  外貿也成為青島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青島2023年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8759.7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出口4713.6億元,增長0.3%;進口4046.1億元,增長10.1%。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667.5億元。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5.7%,占全市進出口總值比重64.9%。

  青島外貿成績單還包括: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0.4%,占進出口總值比重70.9%。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4.4%,占進出口總值比重51.7%。機電產品出口增長4.5%,占出口總值比重48.5%。

  煙臺站上萬億臺階

  繼青島、濟南之后,煙臺成為山東省內第三個萬億級城市,實現了新的突破。

  2023年煙臺GDP正式突破萬億,為10162.46億元,比上年增長6.6%。

  “現在,煙臺也在謀劃如何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以更好地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王安對經濟導報記者說。

  工業是煙臺的傳統強項,去年,其工業生產增勢較快。

  根據煙臺市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煙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7%。分行業看,37個行業大類中有22個增長,行業增長面為59.5%。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2023年,煙臺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8%。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0.5%,工業投資增長12.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1.1%。

  “重量級”項目集聚,讓煙臺的經濟實力不斷加碼。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今年1月底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煙臺形成“千億領航、百億支撐、十億帶動”的重大項目競相推進格局。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陸續中交,萬華新材料低碳產業園一期建設過半、乙烯二期全部裝置開工,濰柴(煙臺)新能源動力產業園、上汽通用東岳奧特能超級工廠啟動建設,新開工10億元以上項目100個。

  東營GDP增速領跑

  從山東16市去年GDP增速看,東營以7%居全省首位。

  東營2023年GDP為3899.06億元,比上年增長7%。

  東營經濟發展,工業的強勁增勢功不可沒。

  2023年東營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7%,居全省第1位。在統的34個行業大類中,有20個行業實現增加值正增長,增長面為58.8%,較前三季度提高2.9個百分點。

  從主要行業看,橡膠和塑料制品制造業增長18.1%,石油加工業增長16.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5.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9%,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0.3%。

  東營的工業發展得益于其強勁的支柱產業。今年2月舉行的2023年東營市經濟社會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其石油加工、化工、橡膠產業占工業比重超過2/3,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6.3%、15.2%、18.1%,成為推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以石油資源為依托,東營的民營企業培育出了自身的優勢產業。值得一提的是,東營有11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15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7家企業入圍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三大榜單”入圍數量均居全省首位。

  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東營近年來在集聚新動能上所做的努力。

  上述發布會顯示,“新三樣”加速擴量提質,東營的鋰電池電解液溶劑、新能源汽車剎車片市場占有率均居全國第1位。其新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家,同比增長87%,增速居全省首位;新增省“瞪羚”企業31家、“專精特新”企業183家,連續兩年增幅超過100%。

  魯南經濟圈增速顯著

  除了東營以外,菏澤增速也十分亮眼。菏澤2023年實現GDP4464.49億元,同比增長6.8%。

  “以菏澤為代表,山東西部地區近些年發展比較快。”王安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們之前對比過膠東經濟圈、省會經濟圈和魯南經濟圈幾個城市的增速,發現近年來,魯南經濟圈四市的增速明顯比膠東經濟圈和省份經濟圈高一些,這種后發的發展動力是比較好的。”

  菏澤2月份召開的2023年菏澤市經濟社會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披露,過去一年,菏澤的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用電量、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全體居民人均收入等10項主要指標增速居全省前2位。

  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3%,高于全省5.2個百分點。重點行業中,石油、煤炭和其他燃料加工業,醫藥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8%、13.1%、16.4%。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地區的用電量,是觀察區域經濟發展的指標之一,工業的發展,在用電量上也可以顯現。據披露,2023年,菏澤全年工業用電量增長13.3%、居全省第2位。

  濟寧2023年GDP增速在山東也位于前列。2023年濟寧GDP為5516億元,比上年增長6.5%。

  王安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這兩年來,山東西部地區很多地方的一些特色產業有新的突破,像濟寧這兩年發展的內河航運,都有一些新的特色。”

  濟寧市統計局稱,隨著制造強市深入推進,工業結構性制約呈現改善趨勢,制造業支撐力提升,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9%、高于去年同期6.8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貢獻率超過50%,其中汽車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分別增長124.3%、47.3%、34.3%、19.6%、19.5%,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速5.5個百分點。

  對于2024年的發展,濟寧也提到,統籌推進重大區域戰略,切實抓牢現代港航物流發展,全面激發市場需求活力。




編輯:曲昂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