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底,證監會宣布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由于涉及系統調整等因素,自3月18日起實施。這也意味著市場所理解的轉融券“T+1”今起正式落地。
轉融券由T+0變為T+1
轉融券是指證券市場的借貸業務,中證金融公司將自有或依法籌集的證券出借給證券公司,再由證券公司將這些證券借給投資者,用于融券交易。
此前,證監會宣布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T+0調整為T+1,自3月18日起實施。上周有券商收到中證金融公司的通知,定于3月16日進行轉融通業務通關測試。
據記者梳理,目前國泰君安、廣發證券、湘財證券、中國銀河、民生證券、西部證券等40余家券商表示積極與中證金融、交易所、中國結算合作,并完成了各項系統端業務測試。
時間回溯到2023年,金帝股份上市首日大額融券賣出、高瓴旗下HHLR違規減持隆基綠能股票,兩度引發市場對限售股出借融券問題的關注。此后,證監會加大了對限售股出借融券的監管力度。
今年1月28日,證監會按照“穩妥推進、分步實施”的思路,宣布進一步加強融券業務監管,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具體包括:一是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因涉及系統調整等因素,第一項措施自1月29日起實施,第二項措施自3月18日起實施。
在東方證券王麗穎看來,轉融券由T+0變為T+1,市場此前已經有所消化,短期看對市場影響不大,但中長期對市場的正向反饋顯而易見。
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秩序
對于本次轉融券由T+0到T+1的機制優化調整,證監會此前表示,主要有兩個方面考慮:一是突出公平合理,降低融券效率,制約機構在信息、工具運用方面的優勢,給各類投資者更充足的時間消化市場信息,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秩序。二是突出從嚴監管,階段性限制所有限售股出借,進一步加強對限售股融券監管,同時,堅決打擊借融券之名行繞道減持、套現之實的違法違規行為。
華林證券表示,從長期來看,這些政策的實施,有望提高融券業務的穩健性和成熟度,從而促進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
民生證券指出,本次轉融券由“T+0”變“T+1”,是對監管提出的融券優化機制和逆周期調節相關政策的進一步細化落實。“T+0”變“T+1”對于券商下游融券策略需求及時性較高的客戶影響較大,如量化客戶,但長期來看,本次調整政策有助于提升融券業務的穩健性和成熟性,有利于業務長遠健康發展。
長期而言,一個強調以投資者為本、公平交易的市場環境,是吸引長期資本的關鍵。不斷優化融券及轉融通機制、避免不正當套利行為,有助于更有效地發揮市場多空平衡機制,提升資本市場的定價有效性、平抑股價異常波動、降低金融風險,為投資者營造一個更穩定、信息更充分透明的投資環境。
據了解,轉融券的出借期限分為3天、7天、14天、28天和182天。數據顯示,今年以來,7天和14天期限的轉融券數量占比分別約為11.61%和83.05%,而182天期限的轉融券數量占比僅0.12%。
有非銀分析師指出:“由于轉融券余額受到展期因素的影響,精確計算剩余期限分布存在一定困難。但如果展期的期限特征與新合約融出的期限特征相似,可以預期在未來一個月內,轉融券的余量將迅速減少,最終只剩下約182天的長期限轉融券余量。”
對于從“T+0”變成“T+1”,他認為,此舉不僅對市場有積極的刺激作用,也提高了交易信息透明度,從而大大提高通過轉融券大筆做空或者高位減持的難度。(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