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中科億博動力電池包覆車間內景。 |
慶云推動中科億博與中科海鈉合作,國內首條批量數碼鈉離子電池實現量產,構建起“鋰鈉齊飛”的產業新格局
◆導報記者 謝衛振 通訊員 馬新磊 馬俊良 趙霞
5月18日,中國慶云能源裝備暨第十六屆小商品博覽會在中慶國際智慧物流園舉行。該展會已成為慶云產業、消費升級的全景平臺,優質產品進入國際大市場的重要窗口。 博覽會以“智慧綠能,點亮未來”為主題,新能源企業占比超20%,有來自省內外109家企業、千余個品牌參展。 會上,中國慶云成品油流通行業協會啟動,并發布了誠信經營自律公約,舉行了綠色新能源配套設施建設啟動儀式,涉及能源供應鏈采集、充換電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12個重點項目現場集中簽約,總投資額超25億元。 展會現場,電動汽車、充電樁、動力電池、加油機、AI智能產品……琳瑯滿目,油品裝備和電力新能源裝備交相輝映,小商品、黃河大集展品及慶云本土特色產品,多種多樣。 作為本屆博覽會上的最大亮點,共享換電備受市場青睞。新能源裝備展區,錦鋰換電(山東)新能源有限公司展位前,工作人員拿出手機掃碼,從充電柜取出滿電電池,放入電動車電池倉,不到1分鐘,低電變滿電,引來不少客商紛紛圍觀。錦鋰換電企業負責人焦坤介紹,一上午接待了40多家客戶,達成初步意向的就有9家。 “換電產品非常好,比較人性化,設計上,既考慮到了安全因素,又嚴格執行國標要求,特別是自主研發的管理平臺,收集的大數據,對于共享換電產業是一筆豐厚的財富。”深圳易能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娟說,作為一家能源裝備生產企業,易能時代與慶云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共享換電火熱的背后是新能源產業的崛起。 近年來,慶云縣打響“工業強縣突破戰役”,瞄準市場前沿,大抓招商引資,把鋰鈉電新能源確立為“一號產業”,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產業園區,引育結合延伸產業鏈。2022年以來,該縣引進培育包括錦鋰換電、中科億博、綠能環宇在內的32個項目,覆蓋電池材料、電芯、儲能、后端應用、梯次回收利用等在內的全產業鏈條。 競速能源賽道,引領產業轉型。慶云是油商之城,在全國開辦民營加油站約1.5萬座,年產值超1500億元。隨著新能源產業興起,加油站行業面臨轉型難題。為此,慶云縣組建“中慶油”平臺,引導加油站信息共通、資源共享、市場共闖、品牌共建。同時打通加油站與新能源企業間的行業壁壘,幫助加油站導入新能源產品,實現了加油、充電、儲能、市場推廣、品牌創建多業態發展模式。 消費的升級,帶動產業的崛起。在挖掘鋰鈉電新能源產業“富礦”方面,慶云縣成立“一號產業辦”,堅持產業鏈后端發力,引育了省內首家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白名單企業——綠能環宇,實現了動力電池的回收梯次利用和再利用。推動中科億博與中科海鈉合作,國內首條批量數碼鈉離子電池實現量產,構建起“鋰鈉齊飛”的產業新格局。該縣還推動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起山東科技大學德州儲能技術研究院、長沙理工大學(慶云)新能源與儲能技術研究院,多項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 從“萬名貨郎闖關東”到“萬名油商遍天下”,慶云人敢打敢拼,勇闖市場,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擦亮了商貿名城的城市品牌。 慶云打響了“商貿物流轉型升級戰役”,推動市場提檔升級。邀請專業團隊設計城市商圈,加強物流、倉儲等商圈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引進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知名電商平臺及服務企業30余家,建設慶云“智能云倉”,18個大類、480余種產品觸網上行。引進專業機構開展網紅選拔、培訓,依托24個專業市場和金山海淘城,高標準建成網紅直播基地,累計培訓電商人員1.8萬余人,全縣電商活躍主體4000余家。 城區南部先后建成運營金山國際海淘城、水發·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中慶國際智慧物流園等專業市場和物流園區18處,集批發零售、電商創意、互聯網大數據、智慧倉儲、冷鏈物流等功能于一體,年市場交易額超150億元。 此次博覽會的舉辦地——中慶國際智慧物流園,總投資5.2億元,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是省重大項目。未來,將成為慶云南部智慧商貿新城的新地標。慶商集團總經理徐天武介紹,項目即將于6月份投入使用,將成為集智能倉儲、物流分撥、信息交互、共享平臺等于一體的魯北重要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和服務京津冀、對接省會經濟圈的區域型現代物流節點。 工業強縣,商貿興城。“慶云將深入貫徹落實‘山東消費促進年’要求,借力展會契機,加快商貿物流轉型升級,打通能源裝備、小商品產供需全產業鏈,進一步激活商貿物流元素,加快建設中國商貿名城。”慶云縣委書記劉濤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