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在“出海”的發展賽道上,山東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港口企業、物流企業以及貿易企業,紛紛用實際行動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不斷打造新業態、新優勢,全力拓展外貿新動能。
新型物流開拓市場
日前,在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一輛滿載戶外用品、漁具、服裝等跨境電商貨品的廂式貨車正發往威海港。這些貨物將通過中韓客貨班輪抵達韓國仁川海港,再通過仁川空港運送到世界各地。

“通過這種新型運輸模式,運往歐美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整體物流時效可以提前一天。”中國外運華中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電商物流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于威海至仁川開展基于整車運輸的多式聯運合作,這種新型運輸模式整體時間縮短約5小時、降低物流成本約30%。
經濟導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新型物流運輸不僅提高了跨境運輸效率,更讓山東拓展全球更多市場。目前在山東已經有超過11萬件跨境電商包裹通過新型物流運輸出口海外,預計2024年全年可達75萬件。
“最近幾個月,來自全國各地的貨源越來越多,其中不乏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商家‘舍近求遠’,選擇從我們這里出海。”威海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威海市交通運輸事務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于雪輝介紹,阿里速賣通、順豐國際、中外運以及韓國汎韓物流、趣天網、COUPANG等企業已在威海布局跨境電商和物流項目。“這些企業以及不少跨境電商商家,正是看中了山東東端的區位優勢和這種新模式的便利。目前,中韓多式聯運(威海—仁川)整車運輸已經開行24趟,每周穩定運行兩班。”
琳瑯滿目的國貨依托物流降本跨越山海,走向世界……海鐵聯運作為一種高效經濟的物流形式,持續服務陸海內外經濟,保障東西雙向互濟。

在山東,多家企業的汽車配件、機械配件等工業用品,通過“日韓陸海快線”從青島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鳴笛啟程。“貨物經韓國仁川港海運至黃島港,卸船后由膠黃班列運至場站集結發運,預計7天后抵達哈薩克斯坦布倫代站。”山東高速齊魯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滿坤介紹,線路采用海鐵聯運的運輸結構,聯合鐵路、港口等單位共同推動優化貨物堆存、鐵路運費、場站作業費,推動降低全程物流成本9.5%。
當好連通世界的“端口”
港口是連接世界的“端口”,沿黃流域城市正通過山東的港口連通世界,將山東的出海口“搬到”沿黃流域企業的家門口,便利地打開了通往世界的“端口”。

在近日召開的“共建沿黃陸海大通道 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暨2024·服務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在受訪時表示,山東是黃河出海的省份,集團要積極承擔起沿黃流域物流發展的重任,不斷織密物流網絡,完善供應鏈服務體系,將出海口“搬到”企業的家門口。
由班列、內陸港等構建的大物流網絡,是物流業的關鍵載體。山東在海、陸等物流領域發力擴能,助力企業“出海”。
“作為陸海統籌的樞紐節點,山東承接南北、貫通東西、連接陸海的戰略‘棋眼’作用,發揮沿黃最經濟便捷的‘出海口’功能,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布局建設了50個內陸港,開通了100條海鐵聯運班列,海鐵聯運箱量連續多年保持全國領先。”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常委、常務副總經理馬德亮表示,山東港口將進一步暢通沿黃陸海大通道、搭建區域協作新平臺,更深層次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據介紹,近年來,山東港口沿黃達海通道不斷完善,累計開通集裝箱航線340余條,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7億噸,集裝箱量跨越4000萬標箱,分別位居全球第一、第二。通過優惠減免口岸場站費、提箱費、鐵路裝卸費等費用,降低綜合物流成本15%以上。沿黃流域互聯互通能力顯著提升,開行濟南、鄭州、西安、銀川等圖定往返班列,黃河流域城市間快運班列達到52條。多個省區及樞紐城市出臺省級市級海鐵聯運扶持政策,部分線路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
“山東港口的‘朋友圈’不斷擴大,通過港口、班列,山東正讓黃河流域的物流業‘沿著黃河遇見海’,與世界連接。”馬德亮表示,沿黃陸海交接、通達如橋的美好愿景,越發成為生動現實。下一步,山東港口將致力于由“單一港口運營”向“供應鏈綜合服務”轉型迭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二級研究員王微在受訪時表示,沿黃流域高質量發展是重要的國家戰略,也是構建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對于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有重要意義。她認為,以港口為樞紐帶動沿黃地區陸海大通道建設,可以實現國家更深入、更全面的開發,帶動內陸地區更好地對接全球市場,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促進。
新動能釋放經濟活力
一端是市場,一端是產業,不斷優化的貿易環境正在有效推進山東企業釋放新動能。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第135屆廣交會上,山東企業在省商務廳組織下,把新能源、新產品作為開拓市場的重點領域,不斷迭代升級產品、開拓國際市場,山東省交易團達成意向成交額5.38億美元,比上屆增長8.04%。
山東大海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光伏組件研發企業,在第135屆廣交會上攜182×188mmTOP矩形全黑雙玻組件參展。“我們今年廣交會展位面積由去年的18平方米擴大到54平方米,還專門成立了非洲市場銷售團隊。目前,公司已與多個國家的采購商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特別是已經與毛里求斯、坦桑尼亞、波蘭、尼日利亞的采購商開具了形式發票,準備支付定金,意向成交額約150萬美元。”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通過在南非組建工廠的形式,將更好地帶動中國的產品、技術、服務“走出去”。
針對東盟、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山東積極開展“新三樣”等系列專題經貿對接活動,推動企業“組團出海”。今年以來,山東958家重點外貿基本盤企業共新簽訂單3792億元,貿易伙伴達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極大地釋放了山東外貿經濟活力。
新業態激發新動能,為貿易轉型升級插上“翅膀”。外貿新業態對山東外貿穩增長意義更加突出。今年一季度,山東跨境電商直購出口增長92.5%,跨境電商海外倉出口增長80.2%,市場采購出口增長44.7%,在發展外貿新業態的同時,也將賦能山東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山東外貿高質量發展。

日前,“2024山東特色產業帶跨境電商培育行動啟動大會”在濟南舉辦,據悉,山東圍繞汽配、五金等10個產業帶,組織跨境電商平臺、頭部服務商開展龍頭培育、專業培訓、選品對接,幫助生產供貨企業解決專業團隊組辦難、運營經驗匱乏、流程鏈條不熟悉等問題,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下一步,在促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方面,山東還將優化跨境電商出口退貨監管機制,對專精特新企業實施差別化監管,助力民營企業“出海”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