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美關稅談判超預期影響,國際金價迅速走低。5月12日,倫敦現貨黃金價格跌至3234.79美元/盎司,跌幅達2.73%。自5月6日至5月13日的7個工作日內,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從3430.36美元/盎司跌到5月13日的3249.85美元/盎司,跌幅超過了5%,與4月22日創下的3509.9美元/盎司的歷史高點相比,每盎司下跌超260美元。
5月12日,國際頂級投行花旗研究發布報告,將未來三個月黃金目標價從每盎司3500美元大幅下調至3150美元,降幅達10%。這一報告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黃金市場掀起軒然大波。
黃金會一直跌下去嗎?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花旗此次下調預期是對黃金市場情緒的修正而非否定黃金的長期價值,對投資者來說,未來黃金一旦回調至支撐位附近,可視為配置機會。
黃金“跳水”
“這兩天金價持續下調,今天下調了15塊錢,兩天內累計下調33元/克。”5月13日,在銀座濟南北園大街店,一黃金品牌的銷售經理袁園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受國際金價“跳水”影響,5月13日,國內多家金店足金飾品價格下調至千元以下。其中,周大福、周六福足金飾品下調至992元/克,較5月12日每克下跌16元,兩天每克共下跌30元;老廟足金飾品價格下調至987元/克,較5月12日每克下跌13元,兩天每克共下跌32元。

據媒體報道,國內最大黃金珠寶交易集散地—深圳水貝金價同樣回調。水貝金價5月11日報792元/克,5月12日下午報772元/克,后又下調到768元/克,5月13日中午,報767元/克。三天之內,水貝金價下調了25元/克。而5月上旬時,水貝金價一度突破800元/克。
對于此次黃金的下調,黃金分析師張亞林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導致本輪金價波動的原因有多個,一方面是中美就關稅問題達成多項共識,風險偏好回升,投資者紛紛從避險資產撤出。國際貿易利好推動美元指數大漲,美元升值抑制了部分境外購買需求。此外,地緣政治風險緩解,避險需求下降,也是黃金回調的原因之一。
就在中美就關稅問題達成共識的同日,花旗發布了報告,將未來三個月黃金目標價從每盎司3500美元大幅下調至3150美元,降幅達10%。這一報告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黃金市場掀起軒然大波。
花旗分析師在最新研究報告中表示,此輪金價下調的核心原因在于全球關稅談判取得突破性進展,“此前推動金價上漲的關鍵因素—關稅擔憂正在明顯緩解,這直接導致黃金市場進入階段性盤整。”
此外,報告顯示,由于金價屢創新高疊加消費者信心走弱,今年第二季度黃金首飾需求可能出現“明顯下滑”。
袁園的表述佐證了上述報告,“今年金價上漲過快,客流量比去年少了一半以上。我們從上周就開始給‘520’做活動預熱,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每克優惠幅度在50元至100元不等。但從上周末的效果來看,并不是很好,消費者還是持觀望態度。”
黃金市場站在十字路口
花旗下調金價預期讓不少投資者擔心,黃金就要“涼”了嗎?
“回調是為了更好的上漲,黃金的看漲邏輯不會改變。”張亞林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來,盡管花旗將未來三個月黃金目標價從每盎司3500美元大幅下調至3150美元,但長期看漲邏輯未改。“中長期來看,美元信用持續弱化、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等黃金上漲核心邏輯仍在,這些因素將持續為金價提供堅實支撐。”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監瞿瑞認為,黃金依然處于震蕩上行的趨勢之中,主要受到市場避險需求支撐、美國“通脹上行”風險加劇以及全球央行配置黃金意愿依然較強等因素的影響。與此同時,高盛也表示,當前黃金的回調實際上是一個買入機會,并指出美元已進入“長熊”周期。

銀河證券也認為,盡管金價在短期內經歷了大幅上漲后波動風險加大,但從中期來看,美國加征關稅后可能加大經濟衰退的概率,全球黃金ETF基金以及全球央行有望持續凈購入黃金,從而推升黃金價格。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的最新預測表示,到2029年,金價可能上漲至每盎司6000美元,比現價高出約80%。此前,摩根大通預測,今年第四季度黃金價格將達每盎司3675美元,到2026年第二季度將達每盎司4000美元。
在張亞林看來,在弱美元的趨勢中,各國和美國貿易談判進展反復擾動金融市場,多頭在價格相對低位時對黃金的配置需求仍較強,金價在面臨多重不確定性風險時,年內有望再創新高。
盡管多家機構依舊看多黃金,但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更需要保持理性。“若回調至支撐位,可視為配置黃金的機會。對于相對穩健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關注買黃金基金ETF,規避股市波動,直接跟蹤金價。對于風險承受能力高、想博取金價上漲和企業盈利增長雙重收益的投資者可以關注黃金股票ETF。”張亞林表示。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