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導報原創
“奧福環保”更名“奧福科技”,環保上市公司現“去環保”更名潮
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   加入時間:2025-5-16 11:13:35  

5月13日,奧福環保(688021.SH)發布公司證券簡稱變更實施公告。公告稱,公司證券簡稱由“奧福環保”變更為“奧福科技”,擴位證券簡稱同樣為“奧福科技”,股票證券代碼“688021”保持不變。變更后的證券簡稱將于5月19日起正式實施。

2024年以來,環保上市公司出現更名潮,多家環保上市公司都把名字中的“環境”或“環保”兩個字去掉了。這輪“去環保”大潮的背后,隱藏著企業怎樣的戰略考量?

業內認為,此舉是環保企業實現自身突圍的一種選擇,旨在回歸優勢、聚焦主業,也是當下環保行業轉折期下的主要演變趨勢。

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據了解,奧福環保是山東一家以蜂窩陶瓷載體研發制作銷售為一體的科創板上市企業,以材料技術為核心競爭力,實現行業切入與市場開拓,在汽車行業為尾氣凈化系統供應關鍵材料部件,同時面向大氣污染治理領域提供蜂窩陶瓷產品,材料研發與創新貫穿公司業務發展全過程。

“近年來,隨著公司業務結構的深度調整,聚焦新材料領域的戰略定位更為清晰。‘環保’僅能概括公司部分業務場景,已無法全面涵蓋公司在材料科技領域的多元化布局與創新實踐。”對于此次更名的原因,奧福環保解釋說。

據分析,奧福環保在多孔超高通道陶瓷研制、氫能技術研發、熱聲制冷系統探索、新興陶瓷材料研究等前沿領域的積極拓展,均超出了傳統“環保”概念的范疇,“環保”二字難以精準體現公司以材料為核心的產業價值內涵。公司主營業務和新布局的業務均符合國家科技創新和產業政策方向,屬于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奧福環保認為,“奧福科技”這一證券簡稱,不僅能夠精準反映公司當下的業務實際與技術創新特質,更與公司長遠戰略規劃相契合,充分展現公司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堅定決心,還將更加準確、全面地反映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價值定位與發展前景。

“去環保”更名潮

環保上市公司“去環保”更名,并非奧福環保一家。2024年8月,山東美晨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山東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美晨生態”變更為“美晨科技”;公司證券代碼保持不變,仍為300237。

對更名原因,美晨科技(300237.SZ)也歸因于公司主營業務的變化。

美晨科技稱,為使公司名稱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公司的業務結構及未來發展戰略規劃,進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和價值,加之公司2004年成立之初時曾一直使用“山東美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公司名稱以及使用“美晨科技”作為公司證券簡稱,故決定對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進行變更。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2024年以來,全國多家環保上市公司出現更名潮,均是把公司名字中的“環境”或“環保”兩個字去掉。

2024年3月17日,天源環保發布公告,證券簡稱擬變更為“武漢天源”;2024年7月,盛劍環境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中文全稱正式變更為“上海盛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盛劍環境”變成了“盛劍科技”;2024年10月,“路德環境”公司中文名稱由“路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路德生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0月31日,朗坤環境也宣布,擬將公司中文名稱變更為“深圳市朗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朗坤環境”暫時不變;2024年12月26日,“同興環保”證券簡稱正式更名為“同興科技”。

環保企業突圍的方向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輪環保上市公司的更名潮?“環保屬于污染者付費模式,依賴政策強迫污染者來付費,先進的技術很難得到高額的回報,一定要從節省成本的方式來發展。這樣一來,對資本來說沒有很大的吸引力,科技優勢并不能轉化成高利潤。”5月15日,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說。

薛濤表示,2017年、2018年是環保上市公司市值估值的頂點,之后,“環保”兩個字都變成了資本市場的毒藥。

2018年之前,環保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得到了較高的估值,也有點兒透支。在2018年之后,就進入了拐點。尤其是,上市公司里面大部分環保公司依托的是政府的服務費,近幾年,隨著土地財政退縮,給整個估值帶來影響。一些創新企業就希望回避“環保”這兩個字來進行領域的轉移,比如說,從環保轉向循環經濟、新能源等其他領域,從環保的工業領域轉向上游的一些綠色生產等方面。

“去環保化,確實成為環保企業自身突圍的方向。”薛濤說。

在薛濤看來,這樣的更名是有優勢的,從環保行業轉型,可以減少對政府付費的依賴,如果轉型到工業領域,全鏈條就打通了。“去環保”更名,其實并不是壞事,它代表著一種戰略上的方向。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編輯:史飛雪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