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報記者 楊佳琪
今年以來,多個現象級IPO在港交所上市,增量資金不斷進入港股市場,推動打新市場持續火熱。港交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年內已有29只新股登陸港股市場,IPO融資額達到777億港元,這一融資額已躍居全球第一。 從市場表現來看,港股打新賺錢效應回升。多只新股在招股階段就受到熱捧,截至6月16日,在今年31家IPO企業中,有15家企業網上發行有效認購倍數超過100倍,其中3家獲得超千倍網上發行有效認購。 1月7日,布魯可結束在港公開招股,公開發售獲得逾6000倍的超額認購,融資認購金額超過8000億港元,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此外,2月份公開發售的“雪王”蜜雪集團也是現象級IPO,融資申購倍數達到5324.29倍,認購金額達到1.84萬億港元。同為新茶飲品牌的滬上阿姨在香港公開發售也獲3616.83倍認購,國際配售部分獲2.57倍認購,成為僅次于蜜雪集團認購火爆程度的新茶飲股票。 從股票上市首日及后續表現來看,港股市場今年上半年有多只新股股價實現翻倍。例如“ADC明星公司”映恩生物,上市首日股價一度漲超130%,截至收盤報205港元/股,漲116.7%,成為名副其實的“大肉簽”。新茶飲品牌古茗,截至6月16日收盤報25.25港元/股,較發行價上漲171.5%,股價亦實現了翻倍。 蜜雪集團上市首日收盤股價為290港元/股,較招股價上漲43.21%,總市值達1093億港元,成交額達43.3億港元。此外,上市首日漲幅較大的還有容大科技、布魯可和滬上阿姨,其漲幅均在40%左右。 港股打新重回牛市并非偶發,是政策優化、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潮、中概股回歸引發的想象空間等多種因素共振的結果。隨著下半年更多明星股將登陸港股,預計港股“打新盛宴”還將持續。 不過,目前港股打新火爆催生出跨境違規開戶、高杠桿融資打新等高風險及不規范行為,投資者應審視個人資產狀況及遵守兩地法律法規,謹慎對待港股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