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水利廳、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山東省科技廳等8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節水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未來山東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布局、方向和路徑,到2027年全省節水產業規模達到千億元,到2035年實現產業規模十年翻一番。
“節水產業發展潛力大,前景廣闊,近年來,我省采取企業培育、金融扶持、科技創新等一系列措施,但在推進機制、市場培育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山東省節約用水辦公室主任彭學軍介紹,此次出臺的規劃是在去年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節水產業的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引領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
《規劃》包含總體思路、發展布局、重點領域、重點工程、保障措施等5部分,提出到2027年,全省節水產業規模達到千億元,形成10個以上特色優勢節水產業集群(園區),培育2個以上國家級或省級節水科技創新平臺,建成黃河流域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先導區;到2035年,全省節水產業規模翻一番,打造5個以上百億元規模特色優勢節水產業集群,建成全國節水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地。
具體來看,在發展布局方面,山東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推動形成濟南、青島“雙核引領”,沿黃、濱海“兩翼帶動”,特色優勢節水產業集群(園區)“多點支撐”的“2+2+N”節水產業發展布局。其中,濟南和青島要培育一批具有引領帶動效應的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沿黃地區以農業節水增效為目標,重點發展節水灌溉設備、輸水管材制造和智慧灌溉服務,打造黃河流域農業節水樣板;濱海地區依托海水資源豐富的優勢,著力推進海水淡化技術研發、設備制造和海水綜合利用產業鏈融合發展,打造全國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高地。
《規劃》從發揮山東基礎特色優勢、培育塑強節水產業鏈條出發,將先進節水裝備和設備、新型節水材料和藥劑、水計量監測和智慧節水、現代節水管理服務作為節水產業發展的4個重點領域,提出實施產業鏈群培育、重大項目支撐、創新能力提升、質量品牌引領4項重點工程,以及完善組織推進機制、強化資源要素保障、深化對外開放合作等保障措施,還明確了相關部門推動節水產業發展重點事項分工,確保《規劃》任務順利實施、落實落地。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楊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