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開盤后,國際油價大幅低開,美國WTI原油期貨盤中一度跌超2%,最低下探至65.4美元/桶;布倫特(Brent)原油期貨盤中跌超1%,最低下探至67.22美元/桶。
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OPEC+)7月5日宣布,將在8月份超預期增產,這是該組織擬通過降價奪回市場份額持續努力的一部分。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以沙特為首的八個成員國表示,將把8月份的日產量提高到54.8萬桶,高于此前的每日41.1萬桶,由此加快了自2023年減產后復產的步伐。這一數字不僅超出市場預測的30%,更標志著OPEC+正以驚人速度退出持續3年的減產框架,54.8萬桶相當于每日有三艘滿載的巨型油輪所裝載的原油量即將涌入市場。
此次超預期增產是OPEC+戰略轉向的關鍵落子。三個月前,OPEC+已將月度增產幅度從最初計劃的13.7萬桶提升至41.1萬桶。OPEC+在聲明中稱,此次增加供應是基于“穩定的全球經濟前景和當前健康的市場基本面”。

OPEC+的增產時間表正在加速推進,按此節奏,OPEC+有望提前整整一年完成220萬桶/日的產能恢復目標(即恢復至減產前水平)。據消息人士透露,在8月3日舉行的下次會議上,OPEC+將考慮9月份再次增加約54.8萬桶/日的原油供應。
除供應端因素外,需求前景也因貿易擔憂情緒受到影響。美國商務部長表示,特朗普政府擬實施的分國別關稅將于8月1日正式生效,比此前預定的7月9日延后,為貿易伙伴留下短暫喘息空間。市場對該政策影響原油消費的擔憂情緒升溫,尤其是在以亞洲國家為主的進口國中更為突出。
金聯創原油分析師奚佳蕊認為,此次OPEC+再次擴大增產規模首先是繼續通過擴產降價來奪回丟失的市場份額,其次是對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等石油超產國的懲罰,再次是認為原油消費旺季期間足以消化增加的產量。受此影響,短期內原油價格恐承壓走低。但隨著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陸續推進,此舉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下行壓力。
山東一家地煉企業原油事業部副總經理張德強表示,OPEC+此次大幅增產雖有助于穩定燃油成本,但在全球需求復蘇尚未明朗、貿易摩擦風險加劇的背景下,可能對油價構成持續壓力。特別是在夏季高峰期過后,若需求未如預期強勁,油市可能將重新面臨失衡風險。
高盛最新報告指出,此次增產可能使第三季度原油過剩量擴大至日均150萬桶。與此同時,高盛緊急下調今年油價預測,將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從73美元/桶砍至69美元/桶,WTI原油期貨從69美元/桶降至66美元/桶。同時,還將2026年布倫特原油的平均價格預測下調9%至每桶62美元,并將WTI原油的平均價格預測下調6.3%至每桶59美元。其還警告稱,新的預測可能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IEA同樣認為,今年晚些時候市場將出現大量過剩。摩根大通公司和高盛等華爾街公司則預計,第四季度油價將跌至每桶60美元或更低。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