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長春歐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697.SH,下稱“歐亞集團”)在2025年半年報中披露,公司已于2025年第一季度收回對濟南歐亞大觀園有限公司(下稱“濟南歐亞大觀園”)的經營管理權。
這意味著,由濟南市國資委向濟南歐亞大觀園委派原經營管理團隊的授權管理階段正式結束。濟南歐亞大觀園亦由歐亞集團的參股企業變更為控股子公司。

“鑒于遺留問題處理等工作,進行階段性授權管理”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歐亞集團在2025年半年報中披露,鑒于公司對濟南歐亞大觀園的授權管理期限已到期,公司于2025年第一季度收回濟南歐亞大觀園的經營管理權,對其行使日常財務和經營決策權。
至此,濟南歐亞大觀園由歐亞集團的參股企業變更為控股子公司,濟南歐亞大觀園及其子公司納入合并報表范圍。
此次合并共計增加6家子公司,包括:濟南大觀園經貿有限公司、濟南市大觀園商場天豐園飯店有限公司、濟南市大觀園商場食物有限公司、濟南大觀園照相器材有限公司、濟南外貿抽紗有限公司于本報告期納入合并范圍。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濟南歐亞大觀園總資產為3.13億元,凈資產為8659.83萬元,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69.65萬元,營業利潤365.53萬元,凈利潤253.77萬元。
回顧濟南歐亞大觀園此前的授權管理安排,早在2019年12月,歐亞集團董事會通過了相關議案,為促進濟南歐亞大觀園的發展,繼續由濟南市國資委向濟南歐亞大觀園委派原經營管理團隊,對濟南歐亞大觀園經營權進行階段性授權管理。管理期限為2020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
彼時,歐亞集團在公告中提到,濟南歐亞大觀園系公司的參股企業,雖持股比例為51%,但未納入合并范圍,主要原因為:根據公司2015年12月董事會通過的議案,自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由濟南市國資委向濟南歐亞大觀園委派全部經營管理團隊,行使日常財務和經營決策權,負責日常經營管理。授權管理期間,公司僅按照出資比例享有收益分配權,因此公司未對濟南歐亞大觀園形成實質控制。
歐亞集團當時稱,在濟南歐亞大觀園理順過渡階段,授權管理是濟南歐亞大觀園實際經營的需要。“鑒于在濟南歐亞大觀園遺留問題處理等方面的工作,仍需持續履行,故對濟南歐亞大觀園經營權繼續進行階段性授權管理。”
據當時披露的濟南歐亞大觀園經營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濟南歐亞大觀園資產總額2.76億元,負債總額2.08億元,所有者權益6791.44萬元。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186.60萬元,凈利潤-332.65萬元。
到2019年9月底,濟南歐亞大觀園資產總額2.79億元,負債總額2.13億元,所有者權益6538.27萬元。2019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832.74萬元,凈利潤為-253.18萬元。
老字號商業資產的重塑,將成為后續發展關鍵課題
濟南大觀園的背后,是一段厚重的商業文化記憶。
歐陽集團官網資料介紹,“濟南大觀園商場”于1931年9月26日開業,仿照上海“大世界”的形式創辦,并以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命名。大觀園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曲藝曾被譽為“曲山藝海”,稱為全國“三大碼頭”之一。

新中國成立后,主要經營日用百貨、黃金珠寶等,并設有超市、餐飲等。但進入市場經濟后,由于歷史負擔重等因素,經濟效益下滑,經營舉步維艱,瀕臨關門倒閉。
為了重現大觀園的輝煌,從2004年底開始實施提升改造工程,一批老字號相繼恢復開業,延續了濟南市民對大觀園難以忘懷的情愫。2009年,濟南大觀園商場與歐亞集團實施了戰略重組,設立了濟南歐亞大觀園有限公司。
根據2009年歐亞集團同濟南市國資委、濟南大歐經貿有限責任公司簽署的出資協議,共同出資設立濟南歐亞大觀園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2億元。
其中,歐亞集團以現金出資6120萬元,占注冊資本51%,濟南大歐經貿以現金出資3618萬元,占注冊資本30.15%,濟南市國資委以濟南大觀園經貿有限公司、濟南市大觀園商場天豐園飯店、濟南市大觀園商場照相器材商店、濟南市大觀園商場食物商店、濟南外貿抽紗廠、濟南四海香股份有限公司的國有權益評估值作價出資2262萬元,占注冊資本18.85%。
如今,歐亞集團正式收回對濟南歐亞大觀園的經營管理權。在當前傳統商業業態面臨轉型、區域零售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激活并重塑老字號商業資產,將成為歐亞集團后續發展的關鍵課題。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