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樂道L90、全新ES8的熱銷,蔚來“上岸”的信號還在釋放。
9月2日晚間,蔚來(09866.HK)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蔚來第二季度實現總營收190.09億元,同比增長9.0%,環比增長57.9%;凈虧損49.948億元,同比減虧1.0%,環比減虧26.0%。非公認會計準則下,公司調整后的凈虧損為41.27億元,同比減虧9.0%,環比減虧34.3%。
在當日晚間舉行的財報電話會上,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強調,第二季度是蔚來今年的底部,從第三季度開始,蔚來將迎來銷量、營收、毛利、現金流等多個關鍵指標的環比改善。

李斌等來爆款
今年二季度,蔚來交付量達到7.21萬輛,同比增長25.6%,環比增長71.2%。其中,蔚來品牌交付4.71萬輛;樂道品牌交付1.71萬輛;螢火蟲品牌交付7843輛。
得益于新車交付量的提升,蔚來二季度的汽車銷售額也實現了明顯增長。財報顯示,二季度,蔚來汽車銷售額為161.36億元,同比增長2.9%、環比增長62.3%。
從后續市場表現來看,蔚來銷量增速的勢頭在三季度也得到延續。
李斌目前的兩款新車——樂道L90和ES8,眼下訂單正源源不斷。
樂道L90作為樂道品牌首款旗艦車型,7月31日發布并開啟交付后,首月交付量即達1.06萬輛,成為蔚來史上銷量破萬最快的車型,勢頭迅猛。受樂道L90熱銷帶動,樂道L60訂單量在8月份創下年內新高。
接力L90,8月,全新ES8開啟預售,起售價直降11萬元。
新車推動下,蔚來8月份交付量攀升至3.13萬輛,同比增長55.2%,創下歷史新高。截至8月31日,蔚來2025年累計交付16.65萬輛。
“新一代產品,比如樂道L90、全新ES8,學習到了很多行業優秀做法,也修正了一些過去的錯誤。基于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路線、合理的產品規劃和符合中國用戶需求的產品定義,樂道L90、全新ES8受到了市場歡迎。”李斌在財報會上指出。
李斌介紹,“接下來將優先保證樂道L90和全新ES8的交付,連L60都需要給L90讓位,預計從10月開始,樂道的產能緊張情況會有所緩解,希望四季度樂道和蔚來品牌的全供應鏈產能都能提升到每個月2.5萬輛,同期螢火蟲產能在6000輛左右,三大品牌合計5.6萬輛。”
不僅L60要給L90讓位,原計劃于今年四季度上市交付的樂道L80也被延遲,“考慮到產能目前主要是滿足當下交付需求,原定于今年發布的L80不會交付了,至于是否上市要看市場情況”。
四季度整車毛利率目標在16%至17%
手握兩個“潛力股”,李斌在二季度業績電話會上發布了號稱“史上最強”的季度指引。
該指引顯示,樂道L90及全新ES8獲得市場熱烈反響,進一步鞏固了蔚來的整體銷售增長勢頭。受益于這一強勁需求,公司預計今年第三季度總交付量將達8.7萬至9.1萬輛,同比增長40.7%至47.1%;營收總額將介于218.1億至228.8億元,同比增長16.8%至22.5%。
盈利能力方面,財報顯示,蔚來今年二季度的綜合毛利率為10%,同比微增0.3個百分點,環比增長2.4個百分點。其中,整車毛利率為10.3%,較去年同期下滑1.9個百分點,環比提升0.1個百分點。
蔚來CFO曲玉對此解釋道,“二季度處于產品的切換期,占銷量主力的2025款的‘5566’車型(ET5、ET5T、ES6、EC6)是在五月中下旬逐步完成切換的。從整個銷量占比上來講,‘5566’占二季度交付量的20%左右,所以二季度環比一季度增長有限。”
他指出,隨著蔚來品牌的“5566”完成切換,以及L90開始交付,三季度蔚來整車的毛利率將會逐步提升。
李斌也強調,蔚來長期努力的目標是毛利率實現20%。其中,蔚來品牌目標毛利率為20%,并在此基礎上往25%努力;樂道品牌毛利率目標是在15%的基礎上,爭取實現更高毛利;螢火蟲的目標毛利率則是在10%左右。
“到四季度,我們整車毛利率的目標是在16%到17%之間,來達成我們盈虧平衡的目標。”曲玉補充道。
李斌的盈利賬
蔚來當前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實現四季度盈利。
高投入和高研發,一直是蔚來“砸錢”的重點。過去幾年對蔚來而言是高投入期,不管是在研發、多品牌方面,還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銷售服務網絡方面都是如此。
李斌在財報會上指出,“從第二季度開始,蔚來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周期,我們過去幾年持續的研發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和多品牌布局,開始顯示出市場競爭力。”
但要從投資階段轉向財務收益,從一季度虧損超60億、二季度虧損超40億到四季度實現盈利,其中要付出的努力還很多。
按照公式“經營利潤=銷售額×毛利率-費用”來看,蔚來銷量已經錨定四季度要實現月均交付5萬輛、總計15萬輛的目標,若能實現,四季度銷售額將創紀錄。
整車毛利率方面,四季度指引為16%至17%,二季度已回升至10.3%。隨著高毛利產品如全新ES8和L90占比提升,毛利率回到16%-17%是合理目標。
費用方面,二季度,蔚來研發費用為30.07億元,雖相較于小鵬汽車22.1億元、理想汽車28.1億元的同期投入仍較高,但已經同比下降了6.6%;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也環比下降9.9%,得益于組織優化帶來的人員成本與營銷費用減少。

李斌透露,公司研發費用過去每季度約30億,現在通過經營單元(CBU)機制,全面計算投資回報率(ROI),效率大幅提升,有信心將研發控制在20億左右,并實現原有30億的產出。銷售及管理費用也在優化,四季度有望控制在銷售額的10%以內。綜合來看,四季度實現NON-GAAP盈利是有機會的。
今年以來,蔚來開啟內部經營的提質增效,名為“CBU”的經營機制在此背景下全面落地。其核心邏輯是,將公司所有經營工作拆分為多個互不重疊的“基本經營單元”,每個單元必須建立明確的經營目標、成本目標和投資回報目標,讓每一筆錢經得起嚴肅的財務審視,明確具體的責任人,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并為最終結果負責。
可以說,成本控制已見真章,蔚來以前那種“只看規模不看成本”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加上兩款新車發力,蔚來能否“上岸”,還要看四季度交付情況。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于婉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