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零食品牌好想來在濟南多家門店停業。經濟導報記者走訪發現,濟南歷下區文化西路的好想來山東體育學院宿舍店已于近日停業,店內貨架已全部搬空。位于二七南路的一家門店也已停業,大部分貨架上的物品已經清空。此外,縣東巷的一家門店雖然門口沒有張貼“停業”的告示,但店內貨架已經搬出,室內一片狼藉。

實際上這并不是個例,好想來母公司萬辰集團(300972.SZ)2025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其閉店數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達到了259家。
與此同時,萬辰集團的開店速度也在大幅降低,新增門店數從2024年全年的9776家驟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68家,降速之快令人咋舌。
今年年初,經濟導報記者曾連續報道了《濟南量販式零食店調查》,當時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的競爭會更激烈,有加盟商可能會退出,也會有更多加盟商加入競爭。
那么,萬辰集團還能高速發展嗎?
開店與關店并行
在好想來山東體育學院宿舍店門口,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該店大門緊閉,貨架以及商品都已經搬空,門口張貼著“裝修升級,暫停營業”的告示。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縣東巷的一家好想來門店。經濟導報記者看到,店內的貨架已經搬空,店內一片狼藉,帶有“好想來”字樣的包裝箱胡亂堆在一起,剩余的物料和一些未售賣的食品飲料則打包堆放在角落。




時隔兩天,9月15日,當經濟導報記者再次來到上述兩家門店發現,“好想來”的招牌都已經被摘了下來。在縣東巷店,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店內的物品已經被清空。旁邊店鋪的一名店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門店招牌是周末摘除的,店內的剩余物資是早上拉走的。”
有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表示,位于二七南路店的好想來也已停業,店內收款機、空調等設施已清空,僅剩少量貨品在貨架上。
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2023年年底,好想來濟南的門店數量在二三十家,到了2024年年底,其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100多家,截至目前,已突破200家。
濟南量販式零食店整體數量已超過300家。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萬辰集團在其2024年年報中表示,以可計入運營周期的門店統計來看,公司共新增門店9776家,門店經營原因致閉店242家,非門店經營原因致減少門店64家,期末門店數量為14196家。
萬辰集團2025年中報則表示,以可計入運營周期的門店統計來看,公司共新增門店1468家,門店經營原因致閉店259家,非門店經營原因致減少門店40家,期末門店數量為15365家。
開店速度降低
好想來是福建萬辰集團旗下零食品牌,后者成立于2011年,最初主要從事食用菌生產和銷售,于2022年切入量販零食賽道。
萬辰集團2025年中報顯示,上半年營收225.83億元,同比增長106.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72億元,同比增長50358.80%。

財報數據看,2025年上半年,萬辰集團向加盟商銷售商品的營收達218.10億元,同比增長112.56%,占總營收的96.58%。
去年以來,萬辰集團旗下零食門店進入瘋狂擴張期,僅一年時間開店近1萬家。截至今年3月,萬辰集團簽約門店數量超過1.5萬家。
從好想來母公司萬辰集團的年報和中報中可以看出,經過2024年瘋狂擴張后,萬辰集團新增門店數從2024年全年的9776家驟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68家,開店速度大幅下降。

萬辰集團雖未透露其門店營收,不過,根據門店的月均收入貢獻和加盟商所獲得毛利率倒推,2024年上半年,其加盟門店月營業額約32.20萬元,到2025年上半年則降至29.57萬元,同比下降8.16%。且這一下滑趨勢與門店擴張速度呈反向關系,拓店越快,單店收入被稀釋得越明顯。
加盟商是現實的,當這一業務無利可圖時,自然會離去。上半年,萬辰集團因經營原因關閉的門店達259家,同比增長131.25%,需要注意的是,其上半年閉店的數量超過了2024年全年。
競爭激烈
隨著濟南零食量販店市場逐漸火熱,多家品牌扎堆開店的情況不在少數。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以好想來東關大街店為起點,往東步行430米就是好想來歷山路店,順著明湖東路往西步行約900米就是好想來保利大明湖店。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濟南聯四路上,在這條2.2公里長的道路上就有4家零食量販店面,其中兩家好想來、一家網批碼頭、一家趙一鳴。從聯四路南頭開始,第一家是趙一鳴,從趙一鳴往北148米是第一家好想來,再往北195米是網批碼頭,再往北450米就是第二家好想來。也就是說,不到800米就聚集了4家相同類型的店面。

好想來(萬科城·新街坊店)附近200米范圍內則開了兩家網批碼頭,在華龍路與七里河路交叉口,好想來和網批碼頭面對面打起“擂臺賽”,在恒大濱河左岸小區門口,好想來和趙一鳴更是直接做起了鄰居。
快速擴張的背后離不開好想來極具吸引力的加盟政策。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其目前加盟政策為“0加盟費、0管理費、0配送費、2萬元保證金”,店鋪面積要求在120平方米及以上。相比其他品牌3萬元—5萬元不等的加盟費及配送費等,好想來降低了初始資金門檻,吸引了大量加盟商。

在業內人士看來,量販零食高速擴張的背后,是低門檻、同質化競爭激烈的現狀,這使得這些公司“增量易、增利難”。同時,比拼低價以吸引更多消費者,又會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以價換量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高負債隱患
快速擴張也令加盟店監管難度加大。在社交平臺及投訴渠道(如黑貓投訴)上,有累計近千條關于 “好想來” 的投訴,涉及產品異物、變質及服務態度等問題。對此,市場上出現 “零食量販從‘高性價比’淪為‘劣質傾銷’” 的質疑。
而為加速擴張,萬辰集團正走向“高負債”運營。公告顯示,萬辰集團擬以13.79億元現金收購南京萬優商業管理有限公司49%股權。交易完成后,其資產負債率預計飆升至90.97%,處于極高水平。
高負債不僅推高利息支出、加劇償債壓力,若未來現金流波動,更可能引發財務風險。
更關鍵的是,食安隱患、加盟商閉店、高負債這三大風險并非孤立存在。一旦加盟商大規模閉店,不僅會導致營收下滑,還可能因規模效應減弱等因素推高成本;與此同時,為快速擴張而累積的高負債,會在收入下滑時進一步加劇現金流壓力,從而放大整體的財務風險。
萬辰集團憑借加盟模式快速擴張,精準踩中量販零食的風口,實現了業績與市值雙飆升。但其背后所隱藏的門店過度飽和、加盟商盈利困難、食安隱患與高負債風險,依然考驗著其可持續成長能力。
萬辰集團的高增長能否持續?或許只能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