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首屆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大會上,智能清潔品牌追覓科技正式揭曉其首款SUV車型官圖,并高調宣稱該車型將“對標勞斯萊斯庫里南”。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會吸引了22個國家的54家經銷商到場,其中中東及中亞經銷商反饋熱烈,追覓汽車也收獲超150億元訂單。
而就在前不久的8月底,追覓科技還曾宣布其首款車型將定位“超豪華純電產品”,競品直指布加迪威龍。據悉,這兩款備受矚目的車型均計劃于2027年正式上市。
從研發掃地機器人到對標百萬級豪車,出身小米生態鏈的追覓科技,跨界幅度令人咋舌。雄心勃勃的藍圖背后,一個核心問題浮出水面:這條擁擠且昂貴的造車路,追覓科技能走通嗎?

小米生態鏈紅利難再
據了解,追覓科技成立于2017年,最初是小米生態鏈企業,專注智能清潔家電。依托小米的渠道與品牌背書,公司迅速起量:2021年“雙十一”首小時銷售額即破億,超越2020年同期全天銷售額。
然而,隨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小米生態鏈模式的天花板正在顯現。
據奧維云網數據,2025年上半年,掃地機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5.5%,洗地機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1%;在消費者示范效應推動下,兩類產品的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與此同時,賽道競爭愈發白熱化:科沃斯、石頭科技等專業品牌持續發力,美的、海爾等傳統家電巨頭也紛紛入局。
“智能清潔賽道的‘技術平權’時代已經到來。”某家電行業分析師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曾經作為核心賣點的LDS激光導航、AI避障等技術,如今已成為行業標配,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不可避免!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清潔電器市場仍處于成長期,盡管過去受競爭格局波動等因素影響,相關公司在二級市場表現平淡,但隨著行業集中度提升與產品力增強,這一廣闊市場有望孕育多家優質企業。
財報數據印證了這一判斷。2025年上半年行業財報數據顯示,中國清潔電器市場已形成“兩超多強”格局。科沃斯在掃地機器人線上銷額份額保持在25%以上,海外市場增長顯著;石頭科技線上份額達32.76%,銷售額同比增長726.85%,海外業務穩健擴張。
相比之下,追覓科技的增長壓力更為突出。盡管其海外App下載量保持約50%的增速,但線上零售額份額卻下滑至7.5%,同比大幅下降45.27個百分點。
增長乏力之外,用戶端的問題也在逐步顯現。根據黑貓投訴平臺數據,截至發稿,追覓科技累計投訴量達3447條,遠超石頭科技的1737條;盡管科沃斯3926條的投訴總量更高,但其投訴處理完成率達98.1%,遠高于追覓科技的85.5%,這反映出追覓科技在用戶服務和響應效率上存在明顯短板。
在核心業務競爭加劇、用戶信任度承壓的背景下,追覓科技亟需跳出原有競爭戰局,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也正因如此,公司選擇將目光投向高端新能源汽車領域,試圖通過跨界突圍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造車新勢力的“必答題”
追覓科技造車的邏輯鏈表面上看較為完整:其核心的電機技術、傳感器技術和AI算法可復用到汽車領域;現有的智能化技術積累可應用于智能駕駛;全球銷售網絡未來可用于汽車的展示和推廣。
然而跨界并非易事,家電與汽車這兩個領域,遵循著截然不同的技術邏輯與標準體系。
“家電與汽車在技術標準上的差異是數量級的!蹦承履茉雌嚻髽I的技術總監向經濟導報記者點明了二者的核心差異,進一步解釋,“以電機為例,家電電機的設計壽命通常為5—10年,而車規級電機的設計壽命則高達15年以上,且必須在極端溫差、振動、濕度等復雜工況下保持穩定可靠。這背后是從性能指標到安全哲學的根本不同。”
而資金壓力,同樣是所有跨界者無法逃避的“必答題”。根據行業數據,打造一個全新的新能源汽車平臺通常需投入數百億元,這對任何企業而言都是巨大考驗。
從已實現量產的新勢力車企來看,盈利之路依然艱難。零跑汽車在累計虧損28.2億元后,于今年上半年首次實現盈利3303萬元,成為繼理想汽車之后第二家實現半年度盈利的造車新勢力。
然而,更多品牌仍深陷虧損困境。小鵬汽車上半年凈虧損11.4億元,雖同比收窄,但累計虧損已達427.4億元;蔚來汽車虧損持續擴大,上半年凈虧損117億元,累計虧損超過1300億元。
追覓科技的估值與頭部造車新勢力相比,仍存在數量級差距。根據2024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追覓科技估值約為200億元,而同期理想汽車、蔚來汽車等企業的市值已突破千億元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12日,追覓科技宣布已完成造車業務的首輪融資,或成為“最快實現造車業務首輪融資的企業”。因具體融資金額并未披露,實際資金實力尚不明確。
此外,即便追覓科技計劃通過代工模式減輕重資產投入,在研發、測試、供應鏈整合與市場推廣等環節,公司仍將面臨持續的資金消耗。在行業投入動輒數百億元的背景下,追覓科技的資金鏈能否支撐汽車產銷全周期,仍是未知數。
品牌升級之路充滿挑戰
面對重重挑戰,追覓是否還有突圍可能?其計劃對標勞斯萊斯庫里南,切入超高端市場,這本身就是一種差異化策略。
據了解,勞斯萊斯庫里南是勞斯萊斯的首款大型SUV,廠商指導價為691-745萬元。以此推測追覓科技首款SUV的最終售價同樣不菲,起碼為百萬級別。
不過,消費者可能愿意花數千元嘗試新興品牌的掃地機器人,但能否會信任同一品牌的百萬元級汽車?這樣的疑問,讓追覓汽車的品牌升級之路充滿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豪華車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極高。而追覓科技作為一家源自清潔電器領域的新玩家,想要贏得高端消費者的青睞,絕非易事。
“清潔電器主力買家多為中產家庭女性,而百萬級豪華車決策者以男性企業家為主,客群畫像差異顯著!碧焓雇顿Y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追覓科技在清潔電器市場的價值不在于直接轉化用戶,而在于構建家庭決策鏈影響模型——通過女主人信賴的家居品牌背書,降低家庭成員對其新興汽車品牌的抵觸情緒!
但值得注意的是,超豪華汽車市場不會為“家電情懷”買單——它需要的是經得住十年考驗的車規級信任、支撐百億級現金流的耐心,以及一個能被富豪們納入社交名片的品牌圖騰。而這些,僅靠“通過家居品牌背書降低對其新興汽車品牌的抵觸情緒”,是遠遠不夠的。

“蔚來通過提供高品質服務和構建用戶社區,贏得了用戶的信任和口碑;理想則精準定位家庭用戶需求,打造出契合目標客戶群體的產品。二者均通過清晰的品牌定位和用戶價值傳遞,在汽車行業站穩了腳跟!毙轮桥尚沦|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參考蔚來、理想汽車的品牌建設經驗,追覓科技汽車當前最應優先突破的,是打造具有辨識度的品牌價值與用戶體驗。”
袁帥認為,追覓可著力突出其汽車產品的豪華屬性與科技基因,并通過舉辦高端活動、跨界聯名等方式提升汽車品牌形象!案匾氖,必須從購車、用車到售后全鏈路提供優質服務,讓消費者真實感知到其豪華汽車品牌的差異化體驗。”
150億元的汽車訂單看似亮眼,卻只是汽車行業入場的“敲門磚”。盡管對標頂級豪車的策略為追覓科技汽車業務賺足了市場聲量,但喧囂之下,真正的考驗始終是其能否如期交付“百萬級”汽車產品,并經受住市場檢驗。這場遠征的結局,究竟是為汽車行業提供一種新的發展范式,還是淪為一場“紙上談兵”的資本敘事,時間將是最終的裁判。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石瀟懿)
|